不仅如此,每逢过年过节,李炳声还会发米票救济穷苦人,炎热天在店门口摆放清凉油、救急水,设医药箱,泡花红茶,方便过往行人。
最后是诚信关,品芳的每一笔生意都会严格按照与顾客达成的协议办理,规定取像时间,绝不会出现逾期。管理严格的另一面,作为老板,李炳声对员工则是体恤有加。“一日三餐由店里供给,不收伙食费。职工一律住在辛仕巷民房内,不收租金。职工看病,不出药费。”当时品芳职工的工资按银元计算,高的每月20元,学徒每月1元,工资待遇优厚也成了品芳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1938年武汉沦陷,日商占领品芳照相馆,将其更名为“永清写真馆”,雇用中国工人给日商做事。此时,李炳声全家跑到黄陵矶避乱,靠家底维持生计。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李炳声收回了品芳照相馆,经过几番门面修理,品芳得以重振旗鼓,再次开业。
“复业以后的品芳,生意一直很好,而且呈现一种越来越好的势头。”常忠贤介绍,重见天日的品芳照相馆,后劲十足,愈发蓬勃。此时,李炳声做生意的另一个独特技巧也显现出来。
“李炳声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红白黑三道人物都打点得很好。”常忠贤觉得,生意人的圆滑和为人处世也决定了成败。在李炳声的固定客户名单中,周围店铺的老板、黑社会组织老大、政府官员全都是他热络的对象,不仅个个认准品芳的牌子,也从各个**为品芳提供了支持。“李炳声后来成了汉口照相业商业同业会的理事长,与汉口总商会会长有着深厚的交情。”常忠贤记得,当时的商会会长还亲自送了一块写有“领导有方” 四个大金字的牌匾,挂在品芳的店堂正中,极大提高了李炳声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声誉,一时间,品芳照相馆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教、科、营“三位一体”
为全国培养人才
“品芳真正发展壮大还是在公私合营之后,那是最火旺的一段时期。”叶祥鼎说,1956年,国家推行所有制改革,品芳随之由私有制改为国营。公私合营以后,品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业内最优秀人才都聚集到品芳来,品芳成了照相师培训基地。
“当时的品芳人都有一种自豪感,只要进入品芳学习,一定是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才。”
不论是大型团体照还是艺术人像和结婚照,只要打上了品芳的牌子就一定是最好的片子。后来闻名江城的“寿相”、“化身照”及椭圆形的“全家福”也都是从品芳而来。“文革时期很多企业关门歇业,但品芳一直保持繁荣的势头。”
随后,创办人李炳声因年岁过大退休,但品芳的发展脚步并没有停歇。
1983年,中国商业部把品芳纳入了全国四大照相技术培训基地,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饮食服务公司武汉照相技术培训基地”,为全国照相行业培养人才。“总共培训了13届,教师都是经过选拔的业内高级技师,对学员进行中高级培训。”叶祥鼎当时出任培训站的副站长,那是品芳发展历程中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我们集教学、科研、经营为一体,四层楼后面又有了几栋副楼,培养学生或者研究新的照相技术。”按照叶祥鼎最后的初略计算,品芳的培训站共培养出500余名优秀的照相技师,全国各地也都有了品芳人的身影。
不仅如此,1983年以来,武汉市每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上,品芳参加的所有项目都会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直到90年代,没有间断过。
照相的人从一楼排到四楼
“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要为100多对新人拍婚纱照。”吴伟曾在品芳担任照相师,他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品芳已经实现了流水作业,所有员工各有分工,还设立了专门的科室,300-400平米的四层办公大楼上,一楼是营业柜台,二楼是半身照和登记照摄影室,三楼主要经营家庭小合影,四楼是可以容纳五六十人的团体照相室。
“也有一些摄影师是专门负责外出拍照的。”吴伟所说的这些外出的摄影师是专门负责集会合影、大企业产品的广告拍摄的,尤其是一些部队的集体照,都指定要品芳拍摄。吴伟称,由于“品芳”的牌子响,除了武汉市民,湖北省其他县市的人都会慕名前来。逢年过节的时候,品芳可谓是门庭若市,排队的人甚至能从一楼排到四楼。“我们那时已经开始发号,一天发出上百个号,叫号进场。”虽然是流水快节奏的作业,品芳的每一张照片都有品质保证。
正是因为这样的辉煌,所有品芳人都对企业有着格外的“忠实度”。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市场内出现了众多大型外资、合资照相馆,很多照相馆都想从品芳“挖”人。
叶祥鼎就是这些影楼最想“挖”走的人才。“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的每月工资只有50元,有地方出每月2000元要我跳槽。”叶祥鼎说的话一时让人难以置信,在40倍工资的差价下,叶祥鼎依然选择留在品芳。用他自己的话说,品芳讲究的是技术和能力,钱对于那个时候的他来说,还不是那么重要,究竟能出多少好作品才是他更看中的事。“再说,品芳培育了我,怎么说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
台资照相馆的兴起
品芳没跟上趟
遗憾的是,叶祥鼎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1992年,叶祥鼎成为品芳老职工中,第一批下海的人。1998年,他在武昌水果湖欧式街办了武汉祥鼎专业摄影有限公司。对于离开品芳的原因,叶祥鼎感到有些无奈。
1996年开始,薇薇新娘、维纳斯这样的台资影楼进入了武汉市场,对老式照相馆带来了很大冲击。“他们的照相方式非常时尚,很快就抓住了市场的眼球。”叶祥鼎说,台式摄影更加迎合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在经营模式上则采取了导购小姐走出柜台,与顾客亲密接触的方式,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论是在表现手法上,还是从拍照的造型和姿态来看,老照相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台式照相结合了当下人们希望漂亮、年轻的心态,通过化妆技术,以及后期的加工处理,让消费者觉得更时尚。”对于那个时候的竞争,吴伟也记得很清楚的。他说,***的品芳更注重摄影技术,在化妆以及一系列对照片的塑造上显得有点迟钝,“以前拍黑白照的时候,师傅跟顾客说把嘴唇抿湿,更有光泽感,后来拍彩色照片,品芳没有专门的化妆师,跟台式影楼的专业级化妆技术完全不能比。”
吴伟还打趣地说,在拍婚纱照的时候,台式影楼的摄影师会让新人脸贴着脸,但是以品芳为代表的老照相馆,却无法越过这样的“心理防线”,“做不到那样的亲密,会觉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