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省:摄影是个人的艺术,首先你得打动人,一张照片应该有几个点:构图是不是出乎别人的意料,作品中不是所有人都是在正中间的,或者一拍纪实拍人像都是一张脸两只眼……就看你的作品是不是能打破传统的模式,来打动读者。如果色彩,影调,光线,这些元素你都没有的话,但是你抓拍一个人的瞬间动作跟其他都跟平时不一样,那也可以突出。就是说作品中一定要有一个点,去打动读者,如果没有一个点,只是一个单纯的记录,那肯定是抓不住人的眼球。人每天都是在看大量的图片,现在大家都有视觉审美疲劳,比如比赛官网上有好多照片,而这张照片一定要与别人不同的时候才能显出。总之只要是在光影、色调、构图上有一个点有所突出,那你一定能出佳作。
对于现在作品的类同性,要多想,摄影一定有偶然性,所有的作品都不是偶然的,可能你要拍成千上万张才能碰到一张看起来各方面都不错的照片,但是大部分要通过脑子去拍。这么说:把一个相机放在十字路口,连着拍一年肯定有一张作品是最好的。单这是在用相机去拍,不是用心在拍,你要用思想去拍照,要通过相机传达一种感情,尽量的去减少、重复别人才能做到自己的风格。
任悦:人像首先是人,有些人像作品让人看不到“人”,而是模特,或者说是被摄对象。有时候被摄对象本身很棒,但这绝不代表是你拍的很棒。普通人更难拍,这完全是人跟人在交流,说到底更难一点,要求更高一点。
记者:请老师对本月青少年组的作品进行一下点评,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作品?青少年组的作品有哪些不同于其他组别作品的特点?
任悦:青少年组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心比较重,他对世界感兴趣。正好手里有可以拍摄的工具,略有技巧的就把所面对的现实捕捉下来,这对于青少年就够了,只是很单纯的拍摄,没有其他的利益所在。
郭三省:好多时候拍摄凭借的只是第一感觉,童言无忌好多时候很单纯,更能记录瞬间的东西,因为他们不会考虑很多,只是对一瞬间一个点感兴趣,有的时候青少年第一感觉拍出来的作品比专业的好,现在好多摄影师都想回到最初业余这种状态。
记者:最后能否跟影友说一下摄影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何才能拍出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周梅生:我平时跟影友也有好多交流,当看一个影友的照片时候,我是一个读者也是一个评委。我要看到就是看你的作品能不能打动人,就像刚才说的能打动人的作品包含三个因素,情感、气质、思想。但如果在其他选手的照片中也有这些,那你的照片要有很强的技术性。抛开情感因素,可能打动你的是微笑,可能打动我的是悲伤,因为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一样,感受角度不一样。如果影友要参赛的话,技术性要掌握,器材也好、后期也好,在参赛中都会明显的高过其他选手。
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结束了采访,评委老师通过对6月月赛各组别作品的评选工作,对影友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一些不足。我们期待在第四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7月月赛评选时,能够见证更多的佳作诞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