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市场上,那些名声可望的摄影师,比如安德里斯·塞拉诺、辛迪·舍曼、理查德·普林斯和罗伯特·梅普勒索普在危机中也是随之波动。比如塞拉诺著名的作品《Piss Christ》,作品一共有10张,在2008年佳士得春拍上,这10件作品以平均一张23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然而,在2009年5月13日的苏富比的拍卖场上,这些作品贬值至8万美元左右。在2010年,塞拉诺在拍卖场上出现的作品,有50%均未卖出,这一未成交额是2007年的2倍。
当代摄影市场潜力有多大?
摄影拍卖市场是近20多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成为艺术市场上别具一格的景观。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摄影被视为层次最低的艺术形式;1995年,当代摄影拍卖市场的作品数量为350张,而总成交额仅为140万欧元;从1995年开始,摄影作品的均价就以4倍的速度上涨,每年上拍的作品大概有3000件至6000件;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摄影这一艺术板块年收入以1270%的比率上涨。根据权威艺术网站Artprice的数据分析显示: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为止,摄影市场成交额为311万欧元,占全球当代艺术拍卖比重的7%。
相较老照片而言,当代摄影这一分支显得更有活力,在最近几年来迅速崛起,在其发展顶峰之际,当代摄影占整个影像市场交易的50%。摄影市场最高纪录大多产生于2006年至2008年。2008年,当代摄影在摄影交易市场所占份额为53%。然而,从那时开始,当代摄影的比重开始下降,2010年当代摄影所占比重下降到与2006年相似的比重,在全球摄影拍卖市场上所占比重为40%。
相对于当代绘画和雕塑而言,当代摄影是最为“便宜”的艺术门类,在几年前,当代艺术井喷之际,像杰夫·昆斯、村上隆和达明·赫斯特这些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位已经上升至千万美元。相比而言,只有为数不多的当代摄影师的作品能够达到百万美元。在2003年至2008年,当代艺术疯涨的时间段里,当代艺术的年增长率为990%,而当时摄影板块的增加率仅为229%。
在面对危机之时,二级市场对于上百万、上千万价格的作品需求量不断减少,在一段时期的迅速增长之后,高价位的当代摄影在面对金融危机之时也开始迅速下降,买家在购买这些作品时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因此,摄影市场的供求率也相应下降,2009年,佳士得、苏富比和菲利普三大拍卖公司的摄影部分从2008年的23%下降至2009年的14%,而摄影板块的全球拍卖总额则下降了62%。
2010年,各大拍卖公司虽然推出估价更低的摄影作品,也减少过于专业的拍卖,但相对而言,2010年摄影市场的未成交额还是比较高。实际上,2008年至2010年,当代摄影作品的未成交率一直在43%至48%的比例之间摆动,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担心的数字,因为这一比例比2003年至2007年的成交情况高出了33%。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摄影市场在整个艺术市场年交易量中,仅占据1.51%的比例。摄影艺术市场仍旧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对于起步很晚的摄影市场来说,要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尚待时日。然而,值得肯定的是,摄影艺术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市场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