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的结婚艺术照相册,打开一看,却让周小姐犯嘀咕:照片上的人是自己么?记者近日了解到,风靡全城的艺术写真照片,却因“失真”屡屡遭到被拍摄者的投诉。
拍照者:“照片上的人不像我”
昨日,周小姐向记者投诉,自己一个月前在城区一家影楼拍了结婚照,当时共换了5套衣服,“现在照片洗出来,身边的人都说不像我,连我妈都说完全照变了”。
记者在周小姐的相册上看到,这些照片有青春造型、宫廷造型、黑色礼服造型、旧军装造型、白色婚纱造型。周小姐本人眼睛比较细小,相貌清纯,经过化妆,照片上的周小姐浓眉大眼,显得冷艳、妩媚。周小姐的妈妈指着一张照片说:“照得我女儿好‘坏’哦,完全是另外一个人,像个做坏事的女特务,其实她平时给人的感觉是很乖的。”这张照片上,周小姐身着黑色低胸礼服,侧卧在木栏杆上,以手撑头作回望状,表情冷峻,乍一看上去,确实与本人不大像。
周小姐回忆,当初影楼工作人员推荐了几种主题,如青春、宫廷、怀旧等,然后拿出相应的服装,换好衣服后,周小姐就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出各种姿势,完成了拍摄。
心理咨询师:“艺术照的背后是自恋”
据了解,艺术照最早起源于欧洲。最初,摄像师发现通过角度、光线、表情、衣服、化妆、背景等等手法,能够充分表现人的内涵与特点,掩盖不足之处,达到一定的美化效果。电脑的普及,为艺术照后期处理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艺术照开始流行。
进入21世纪,宜昌的影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艺术写真也“火”起来,结婚要拍,孩子周岁要拍,过生日也要拍,大家都想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最完美的自己,变得像电影明星,或者是童话里、梦想中的自己。爱拍艺术写真照的李新告诉记者,自己每次被影楼里的各种服装和背景所诱惑,“现实生活中,我要是穿着欧洲古典裙,带着长长的蕾丝手套去上班,别人会以为我是神经病。在影楼里我则可以当自己变成了茜茜公主。”
心理咨询师朱力直言,爱拍艺术照是自恋心态的反映。人都有追求美的需求,现在流行的艺术写真照以一种极致化的方式来表达这种需求,于是人工添加的因子越来越多,人本身最朴素的美在照片上呈现得越来越少。此外,朱力还认为,艺术写真照的流行与时代背景分不开,市民都热衷于追求时尚,并缺乏安全感,希望以照片的方式定格自己认为最美丽的瞬间,“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表现,跟审美没多大关系。”
网友:“1000个人被拍成1个人”
同样是刚拍完结婚艺术照的小夏,将QQ签名改成了“影楼实在牛,可以将1000个人拍成1个人”。小夏说,自己至少欣赏过数十本结婚艺术照,目前只记得一套,“因为那两口子穿的是比基尼,很特别,所以印象深刻。”其它的照片几乎千篇一律。
周小姐表示,自己也希望表现完美的一面,但前提是拍出来的还是自己。化妆的时候,化妆师给周小姐描了又浓又长的眉毛,周小姐对此产生质疑,化妆师解释,待脸上扑了粉,用了口红之后,眉毛就不会显得突兀了,并表示妆容太朴素,照出来的效果不大好。
摄影师“八一”分析,造成艺术写真照片失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影楼的照片拍摄和后期制作是量产,一些化妆师、摄影师、照片设计师急于完成拍摄任务,按照主题分类,所有人都被模式化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影楼使用的拍摄器材功能有限,照出来的照片细节处理不好,需要靠后期电脑制作来加工,造成本该由摄影师发挥的特点被电脑模式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