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广北漂的生活少有人提及。这是一个有着巨大弹性和适应性的人,而支撑他前进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名利?前途?生命本能的力量和创造力?旁观者不得而知。
“我们那个时候进修的同学中,有一个歌唱的特别好。我就记得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就唱起了歌。那歌叫什么名字忘记了,总之特伤感。我们二十多个同学当时就哭的一塌糊涂。”
在北京学了几年的卢广,有了名气,也得了些奖。他决定再次回到老家。开广告公司,赚钱。先是赚了三年,发现还不够,于是又赚了三年。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子,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来。
自认为赚够了钱的卢广再一次开始全身心的投入摄影。或许,再年长一些的艺术家们,更多的是要超越政治力量对他们的影响,而像卢广这样更年轻的摄影师,却需要超越经济力量对他们的影响。
曾有个摄影家这样说道,很多人觉得玩摄影太烧钱。就先去赚钱,想等赚够了钱再回来的。但其实,极少有人能够走的回来。因为你的心态,看世界的角度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再也回不到当初的状态。
照这样看来,卢广是个例外。
或许在很多年长者的眼里,比起他们曾经对抗的政治因素,这样的超越并不算什么。但是,在我们这些更年轻的,在经济浪潮中长成的人眼中,离开拜金式社会的牵引,踏上探寻的摄影征程,也已经足够了不起,因为我们亲身感受过前者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有多少人在与之博弈的过程中败下阵来。
现在的卢广依然还在继续对真相的探寻。他的日子还过得去,至少在北京也有房子。但是,依然还要节约。凌晨四点的汽车到了瑞丽,坚持不开房间睡觉。一直等到早上七点,才去旅店安顿行李。因为可以少付一天的钱。
那些冒着浓烟的污染管道,那些身患艾滋无力治病的农民,那些长满毒疮满身针孔的吸毒者。当我们的心灵因此而受到拷问和震撼的时候,也是卢广按下快门之外最神圣的时光。这种光芒足以超越一切名利的纠葛和是非的困扰。
后记:在第二届大理国际影会中,卢广获得了“金翅鸟”大奖最佳摄影师奖。已陪着全家老小在丽江旅游的他,赶紧又回了大理。在八点的晚会上准时出现在***台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