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很多人认为是吉日。这一天,开张的、结婚的、摆寿宴的少不了,自然也忙坏了司仪阿东。11时30分,结束了一处寿宴的主持,他又赶到青海宾馆餐厅,为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庆典。
在浪漫温馨的气氛中,一对新人含泪拥抱,婚礼上的来宾也为之动容。带给现场如此感动气氛的全凭司仪阿东。整场婚礼,阿东妙语连珠,“包袱”不断,让这对新人真情流露,也打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现场增加的“变脸”绝活,更是将婚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婚庆第一人
阿东目前是西宁市戏剧团的副团长,走上司仪之路,和他的职业不无关系。因为能说会道,又擅长表演,阿东过去经常会被朋友拉去客串。可是让他下决心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婚庆公司,是2005年的那次郑州之行。
“2005年,郑州艺校的一位同学开了家婚庆公司,邀我过去。在那里,我见识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婚俗流程。新人上场时播放的是婚礼进行曲,之后放的是地域特色浓厚的唢呐曲牌,整场婚礼让人觉得很规范,也很有内涵。想想西宁这边婚礼上的单调和文化气息的薄弱,我一下看到了两地婚礼仪式方面的差距,自己也有了想法。”
热爱表演艺术的阿东回来后,开始留心西宁的婚礼习俗。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中国婚庆行业协会学习班的培训,之后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阿东婚庆公司。他当时的想法是既然爱这个行当,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让新人们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办一场文化气息浓重,能为新人留下浪漫回忆的婚礼,这是我的初衷。”阿东说。
好司仪需苦钻研
学成回来的阿东,当起司仪来更看重婚庆的内涵。
那时,西宁婚庆市场上还没有烛台、香槟塔等新鲜玩意儿。阿东想专业演员在舞台上要借助道具和布景来表情达意,就想为新人们也准备这样一个道具,想来想去,他去铁艺铺焊了一个可放置19支蜡烛的心形烛台。
“那时没有任何道具可以借鉴,我的想法是心形代表新人永结同心,19支蜡烛寓意长长久久。当时只想着带去能助助兴,没想到一下引起了轰动。”从那以后,很多人再请阿东去主持婚礼,点名一定要带上烛台。那时阿东的出场费是200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人都很佩服阿东控制现场的能力,其实,作为演员的他知道,要想风光地站在这个舞台上,不付出辛苦是不行的。接到业务后,阿东都要先与新人谈心,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闪光点。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好奇心太重,可是,婚礼现场每个感人的环节,都能反映出阿东的独具匠心。正是这些随意的聊天素材,让阿东能根据新人的职业和个性为他们量身定做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