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仑海滩上的沙子粗糙硌脚,海浪小得无法冲浪,海滩边上有许多露出地表的岩石,也不适合游泳。
但在每天的黄昏时分,小型载客车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个台湾北部的海滩外。车上下来的有摄影师、助理、以及穿着无尾礼服与婚纱的准新人。
即使是在生意清淡的一天,通常也会有大约20对新人来到沙仑。每对新人会划出属于他们的一块沙地,这样在照片上看起来就仿佛他们自己拥有整个沙滩。
由于多种多样的风景与具有竞争力的定价,台湾在过去二十年,已发展成为了香港、新加坡及其它亚洲城市准新人在婚礼前拍摄婚纱照的目的地。
不过,与许多其它行业一样,婚纱摄影受到了全球经济衰退的沉重打击——去年,大部分公司失去了多达一半的业务。
纪懿倢(Michelle Chi)是西敏艺术婚礼策划有限公司(Western
Design)负责人。这家婚礼服务公司的总部现在设在台北,但它刚开始是一家婚纱设计公司,由纪懿倢的家族在英国布赖顿(Brighton)创建。
纪懿倢表示,公司最顶级服务套餐的销售,从2008年的10套下降到了去年的仅仅3套。这套服务售价32万新台币(合10088美元),其中包括一套王薇薇(Vera
Wang)婚纱,和一个皮革包边的18英寸手工木制相框。
纪懿倢表示:“大约三四个月前业务开始稳定,但大部分公司的业务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将婚纱照与婚礼分离的做法,诞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经济繁荣时期,随后流传到了香港、大陆,再后来又传播给了散居在更遥远地区的华侨。
据逢甲大学(Fengchia University)副教授李玉瑛(Lee
Yu-ying)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该行业鼎盛时期,数码相机尚未开始流行时,台湾是世界上最大的柯达(Kodak)胶卷进口地区。
李玉瑛表示:“中国的传统要求新人不仅必须要在吉日,而且还要在吉时结成夫妻。所以,拍照过去常常被压缩成一个非常匆忙的仪式。后来,摄影师终于说服他们的客户相信,如果把拍照与婚礼分开,他们能享受到更好、更舒适的服务。”先拍结婚照,新婚夫妇还可以在婚礼上向他们的客人展示照片。
她估计,该行业的全年收入总额大约为58亿新台币。大部分新人至少要花费4万新台币,在不同的地点拍上一整天,然后制作一本30页或更厚的大号相册,整页都印有照片。
不过,纪懿倢表示,由于台湾结婚人数逐渐减少、人口日益老龄化,婚纱摄影店不得不走出台湾寻求增长。
许多摄影店已经将大陆作为它们最大的潜在市场。海峡两岸的旅游限制意味着,能来台湾岛拍摄婚纱照的大陆人很少,但台湾婚纱摄影店已在大陆城市开设了分支机构,并且在那里安置了自己的摄影师。
纪懿倢表示:“大陆婚纱摄影业的大部分东西——摄影技巧、服务等等——起初都是由台湾公司引进的。”
麦灿文(Mai
Tsan-wen)是婚纱摄影业资深人士,经营有一家名为茱丽亚(Julia)的公司。他的摄影师在台湾与北京分公司之间定期进行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