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到各自碰到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位远道而来,出差到此;虽然算不上很成功,但却经历丰富,从业务员做到高管,再自己创业,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另外几位也做到了公司的中层,并在自己的岗位上顺风顺水,颇有成就感。
可能是大家行业的不同或者是岗位不一样,再或者是职业使然,对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其中的两位因为观点的问题而差点吵起来。当然,笔者这个“召集人”理所当然的是犯了错误了。其中一位是做设计的,他认为设计这个行业很难“收款”,客户很难缠,所以基本上不能去创业。意思就是说价值感很低。而前面说到的那一位,因为销售出身,所以对问题的艰巨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他认为:设计是最好创业的一个行业了。
其实,本人不是要去争论开一家设计公司容易还是开一家生产型企业容易,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问题总会有解决办法。
这是信念和观念的问题,不是有没有办法的问题,办法总有,在于你去不去想,会不会想,愿不愿意做?抑或是下得了决心吗?!
就事论事的层面来说,其一,做设计师创业可能比其他失业创业成本要低很多;其二,设计的东西更直观,更让人信服;其三,更能带来效果,从中小企业目前的需求看,他们需要的物料、包装、产品设计等等都需要设计。
但问题也是有的,也许是因为在一行做的很久很深入,所以看得更透彻,但正是因为看得很透,所以产生了恐惧,反而不敢去做了。还有就是我们在外面看,觉得很美好,在里面的人觉得其实并不是这样,好像围城一样。
设计师之所以认为自己创业很难,本质上是因为“单纯”的设计价值感不高;也很难长期取得客户的信赖,因为纯粹的手工劳动的回报率是很低的,也是没有客户“粘性”的。很多设计师说他们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也是有道理的。郎咸平不是说设计是产业链最前端吗?为什么你还认为是“最末端”呢?
道理很简单。几个人的设计公司不能等同于行业的价值链,设计是很重要,但这个“设计”和郎咸平的“设计”是不一样的,因为几个人没有话语权,只能按照客户的意思来办,这样下来,客户认为你没有价值;自己也认为附加值太低。
那就没有办法了?绝对不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品牌、为什么需要营销From
EMKT.com.cn,就是要增强话语权,增加服务的“粘性”;同时,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设计”的问题,还有客户企业的发展问题。
这位设计的人员之所以生气,进而反击,是因为他认为我们是在说的“无能”,其实不是的,我们只是不能同意他这样的观点:“收不了款”。就这么简单。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中举了一个“日本和服”的例子:以和服业为例,日本和服业的市场一年比一年小,近20年来每一户人家的妇女和服支出费更是比往年减少了一半之多。今后随着日本家庭少生孩子的趋势增强,许多人便预测和服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小。光看这些数据,认为和服行业就是衰退行业,应该没错吧!
但是我们不能在这个阶段就下结论。再更进一步分析数据,或许就会知道“和服整体的销售额虽然滑落了,但是单价不高的夏季浴衣销售量并没有减少”,而且“浴衣的主要客户群是年轻女性”,或许从其他的分析里也可以看出“年轻人其实对和服很感兴趣”。由这些分析,我们就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设,例如“和服业的确是衰退行业,但是仍有以年轻人为主力的潜在需求”。
接着,再继续为这个假设搜集并分析资料,就可以得到“与其努力设计新的高级和服,不如着手开发适台年轻人品味的新款和服”,或者把“和服当作新事业,为和服在新的领域求得再生”等结论。这些结论和最初的假设完全不同,但是有些案例就是如此。
重要的不是“假设”而是“结论”。有的经营管理顾问虽然会错把假设当结论,或者给客户的“建议”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但是应该还不至于愚蠢到要告诉客户‘和服’业已经衰退了,要提升营业额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这种“建议”不但不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任何问题都有解决之策,当然“从业界撤退”、“把公司转让”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总之,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再重申一下大师的观点:任何问题都有解决之策,当然“从业界撤退”、“把公司转让”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总之,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本人就是也只是想说:一切问题都有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