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拜访客户的过程,我虽然没发一言,但我很明白,我的任务就是调查市场一线的实际情况。回到中国联通公司,我就琢磨,到底原因出在哪里呢?怎么才让客户明白并相信中国联通公司呢?当时由于信息并不像今天这样发达和便捷,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大多数人并不明白当时的中国邮政局(包含电信局)已经不是原先的事业单位,而是逐渐变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正公司,然而大多数人仍然相信那些原先带“局”的单位,因为这些局由来已久,在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所以一谈到移动电话,客户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电信局,除了电信局,他们都认为是不正规的,甚至认为是非法单位。说实话,在当时,中国联通公司除了在实力和名气上比不上中国移动(电信局),其两者性质完全一样,都是市场化运营的公司。那么怎么办呢?既然客户迷信带“局”的单位,说“xx局”客户都听得懂,而且还很崇拜,那我们为什么不取个带“局”的小名呢?这样并不违法啊!于是我就为中国联通拟了个名称:中国联通130移动通信局,反正这只是用于业务介绍,又不涉及书面文件,所以我决定亲自到市场去检验一下我的“业务成果”。
带着我亲自取得这个中国联通公司的小名,我想自己单独到市场实战一番,我又到了上次我和小B去的那个民营经济开发区,但是这次我去的全是上次没去的新公司。
第一家客户:去拜访一家纸箱厂的老板,我来到公司门口,同样是门卫的老头拦住了去路,“你是哪个单位的啊?来干啥啊”门卫老头问我,我答道:“我是中国联通130移动通信局的,来找咱们老板谈谈移动电话方面的事情!”我理直气壮的说道,“奥!是这样啊!好吧,你做个登记,李老板在董事长室办公!”门卫老头边说边指了指董事长室,登记完我顺利的来到了李老板身边,这个李老板似乎很刁钻,打量了我一番,那种眼神象是在审犯人,“你是哪个单位的啊?”李老板逼问道,“我是中国联通130移动通信局的啊!”我答道,“什么中国联通130移动通信局?没听说过啊!”李老板似乎很疑惑,“是啊!您可能没听说过,因为这是国家刚刚成立的新单位啊!中国联通130移动通信局是国家指定专门经营移动电话业务的第二家国家电信局,跟现有电信局同一个级别,两家都属于国家邮电部啊!”我不紧不慢的说道,“奥,是这样!是国家的第二电信局!”李老板显然来了兴趣,连忙为我递烟倒水,我是不吃烟的,于是李老板为我泡了一杯上等茶,然后李老板迫不及待地问我:“你来找我做什么啊?”,机会来了,我说道:“我局为了节省象您这样的大老板的移动电话费用,特此推出了优惠措施……”,我详细介绍了中国联通的大客户优惠套餐,李老板听完很感兴趣,当场拍板为自己和业务部的人员订购了新的业务套餐,并顺利入网。“有门!”我心里一阵兴奋,我趁热打铁,一连跑了多家私营企业,除了有两家老板出差了,还当场又成交了两户业务,还有三家有意向的客户,即使没有任何意向的客户,我这次也没落到被轰出门的境地,这一天成果丰硕!
经过调查和营销实战,我发现这个营销话术,效果确实很好,于是就在营销兄弟们之间推广开来,从此成绩大有长进!
经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明白,不管营销人员多么会说,也不管你多么聪明,但是你的营销话术必须保证客户能听得懂,能理解,好理解,使客户真正能从心里接受你、认可你,如果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些固定的营销话术,恐怕再多的努力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要不违法,只要讲诚信,适当变换一下营销话术,很多时候会打开营销局面,很多时候是事半功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