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管理 > 经营管理 > 年底缺人咋招聘?

年底缺人咋招聘?

转载自:世界经理人 2017-12-15 作者:林弟弟

  招人难,难招人,人难招,尤其到了年底,招人是难上难,这是HR的任务,更有领导和用人部门在盯着,怎么办?

  招啊,再难也得招。
 

 

  近些日子,不少HR朋友通过**、微信或电话问我,快到年底了:招人特别难,问我有什么特别**果的办法没有?

  如果我说有,那么具体是什么办法或渠道、途径,我真的一时说不上来,因为对他们的单位情况、需求岗位、条件要求、企业文化等不甚了解,更不是通过几分钟的交流就知道全貌的,因为这些都会对招聘有所影响。

  如果我说没有,这也不是我的回答风格,也不愿意让信任我的朋友扫兴,所以,在任何问题面前,我永远不会说没有办法,因为我坚信“办法一定比困难更多”,不然为什么世界一直在向前发展,一定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

  今天,就借这个展示专场的机会,展开来,说说年底缺人咋招聘:

  1:年底为啥更难招人

  这个不用我多说,原因基本有:

  一是年底都盼着年终奖,不愿意这时挪窝;

  二是春节后招聘单位更多,选择所谓的好工作的机会更多;

  三是单位提供的薪资吸引力有限。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单位偏僻、工作条件较差、后勤保障不好、单位影响力不大等。

  2:年底为啥要缺人

  为什么年底了,越是难招人的时候,越缺人啊,分析起来,也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单位年底都需要冲量,以便较好完成今年任务,得到上级较好认可,以便在年终奖或加薪晋升中赢得相应的好处,较平时,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二是正常的离职补充难以完成,形**员缺口;

  三是某些员工离家较远,为回家过好春节,选择辞职或自离的方式离开,加大了人员缺口。

  3:年底招人难的全方位原因分析

  招聘工作,必然连着需求岗位的职责、条件、工作目标、薪资待遇、管理风格、工作管理、离职管理等方面,包括我们的招聘工作本身,不妨我们对这些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看看年底招聘不难才怪的原因:

  1)职责。一般来说,岗位职责是不太可能调整的,即使是年底缺人再严重,也不会调整的,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职责调少了,别的岗位就会跟着动,那么薪资待遇是不是也要调整,考核方案调不调。

  2)条件。比如:性别、身高、年龄、行业经验、同职经历、有些**证书、甚至有的潜规则等要求,是不是还是与平时一样的要求?人员供给需求全年有淡旺之分,如果用这一套不变的用人要求去应对变化莫测的人才供给,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3)工作目标。也可以说是绩效目标,由于与岗位职责、部门任务和公司目标紧密相连,一时也难以去调整,如果目标过高过严,会不会影响招聘呢?

  4)薪资待遇。不少单位是以岗定薪的,即使有绩效考核,能够拿到手的也相对较稳定,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因为公司可以通过控制绩效得分这个杠杆来操作。表面上看,薪资福利也难以有所调整,如果出现面试者过高要求时就难以满足,必须影响到**招聘,这一点可不可以改变呢?

  5)面试情况。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但具体做法是可以进行约束、收敛的,也就是说,一些管理者的管理习惯和做法,也可能会影响到面试者的选择和稳定,这可不可以改善一下呢?

  6)工作管理。这说到了员工进来后,由于不满意上级管理人员的做法,或者对他们不闻不问,让其自生自灭,或者进行打击、不公平对待、例外管理等,稳定不了,必然拉大人员缺口,这种现象,可不可以改变?

  7)离职管理。一些管理者,对不听话的下属,动不动就粗言脏话的讲“做不做、听不听,不然就给老子滚”,让那些本来不想离开的员工,为了自尊,愤而离开,也加大了人员缺口,这可不可以改善?

  8)招聘方法。是不是还是守着HR熟悉的那几种方法,招聘时有没有认真倾听,有没有将公司的优势说透,是不是不经易间讲到或表达出了让面试者不满意的不足之处,面试官们是不是让应聘者难堪或故意刁难了,招聘流程是不是过长过繁。

  9)渠道方面。HR自己在全力招聘,公司没有采用中介、猎头、外包等,难道永远都不会用吗,领导一定会坚决反对使用这些渠道吗?

  10)看看身边。招聘确实是HR的本职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HR一个部门或者招聘专员一个人的事,招聘,既是HR部门的事,也是其他部门的事,更是公司领导的事,这些资源用好用全了吗?另外,自己的**微信等用完了,其他人的这些东东用好了吗?

  4:对应的改善办法

  根据以上分析的主要原因,分别列举部分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起砖玉之效:

  1)职责。年底时,如果某些岗位年底时实在缺人太严重,而且各种方法都用尽了也没有招到人,也可以适当减少点职责,是不是相对就容易招到人一些,设计一些这样的短期用人政策未尝不可,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嘛,稍微算一下用人成本和公司因此获得的利益,就知道赚大了。

  2)条件。说实在的,年底用人急而紧,这方面可以活动和灵活的地方实在不少,比如:管不什么性别拿来用吧,年龄放宽一些吧,行业经验不必太在意,有的证书不一定非要不可,部分潜规则就算了吧。当然,要达成相应条件的宽松,必须要与用人部门和上级领导沟通到位,只要说明“急时用人,政策可松”的原则,用数据分析“如果缺人,公司将受多大损失”的可能,他们可能会放松用人政策的,不去试怎么知道他们不同意,怕什么嘛,自己工作的痛和苦总不能一直一个人杠吧。

  3)工作目标。总能绩效考核中目标过严过高,或者无关紧要的指标,年底了,有人用是***关键,还用那些紧箍咒做什么,至少也该松一松了,关注到***主要的几个方面就行了,比如:安全、***核心的工作目标一二个就够了。同样,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领导沟通后修正。

  4)薪资待遇。百分百将薪资定死的单位是不多的,一般都会留一定的空间,一是领导对特殊人才好操作,二是紧急时候招人好调整。其名目可以是岗位补贴、特别补助或增加绩效考核工资等,一般来讲,提高绩效工资是比较好的方法:一是可以吸引应聘者;二是一旦完成任务,虽然员工会得到较多的绩效工资,但单位因此获得的利润更大更多。只要列好新的绩效方案,领导并不是不会同意的。

  5)面试情况。面试官的言谈举止、综合素质等情况会大大影响应聘者是否选择公司,他们对公司的了解,***先就是通过面试官来了解的,不少面试官不注意形象、说话,觉得自己是在“选择”,属于主动地位,很牛皮,用一些语言刺激、挖苦应聘者,特别用人部门的面试官。所以,人资部人员一定要全程参与到所有面试流程中去,对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指出,以减少这方面对应聘者的负面影响。

  6)管理风格。这主要涉及面试官、用人部门的管理者,一定要改善简单、粗暴、无耐心、不指导、脏话多等管理,如今的员工,从小到大,何时受过这种待遇,要让他们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嘛。这方面,真的要加大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对不改善的管理者,要严肃处理。这样,可以逐渐减少不正常或因公司管理原因带来的离职情况。

  7)离职管理。在不少业务部门,特别是那些业务业绩不错的员工或领导,平时说话大句小句习惯了,或者说在个别领导面前都是有恃无恐的,这样的骄横,一定会使用在他对下属的方方面面,他们多半会对看不惯、对工作安排有意见、业绩较差的员工大呼小叫,如果再顶几句嘴,极可能就会“破口大骂、脏话袭来”,甚至说“不愿干就滚”之类的话,要知道,这些话,说出来容易,听者能接受得了吗,特别是现在的年轻员工,极可能出现“摔东西走人且不交接工作”,或者在外面找人来收拾领导,胆小的可能就主动提出离职,一根筋的可能与公司对簿公堂。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员工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管理问题,细细理起来,确实是这么个理啊。

  8)招聘方法。作为同行,不想多说,点到为止,比如:仔细阅读应聘者辛苦写的简历了吗,初试应聘者时有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或者说话比较机械命令式,有没有戴有色眼镜看人,有没有提前或准时到达招聘现场,招聘时有没有拿手机玩或坐姿不正或语言过于谦逊傲慢,面试时是不是让应聘者等得太久更没有端茶水,面试前是不是没有让用人单位准备好或给他们打好招呼。总之,只要有一个环节一个细节出了小瑕疵,就可能让招聘或面试工作泡汤,做了无用功,这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真的有很多。

  9)渠道方面。年底招人难,但总有单位招人不那么难,恐怕人家的渠道多得多是很重要的原因吧,渠道越多、人脉越广,即使单位有这样那样的劣势,但中国的人确实是多,还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即单位要招人而许多应聘者不知道,应聘者要找工作而许多单位也不清楚,目前而言,渠道增多、人脉扩深是较好的选择,而且其招聘效果的持续性更好。特别原来涉及而现在放弃的渠道,以及未曾涉及的渠道,为什么不可以向上级请示使用呢?

  10)看看身边。有的单位,销售会搞全员营销,那为什么招聘不这样搞全员招聘呢,只要让领导知道“没有人,什么都白搭”这个深刻道理,经过鲜活的教训后,领导会慢慢接受这种招聘模式的,至少可以从HR部门开始吧,再慢慢扩开。要知道,每个人的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人脉,公司员工不利用好,难道到外面去用陌生人呀?只要招聘指标下达下去或者带些激励政惩罚,你看看效果,一定差不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以上办法不少都涉及要改变目前的做法和习惯,需要上级领导甚至老板同意才行,而领导和老板就是死个舅子不同意改变。

  我想说,如果你真的是什么办法都用好用尽,到了真的不改善一些要求或条件,真的无法招到合适的人员时,你只要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事实和证据,领导和老板不同意,那你只好作罢,因为即使换成其他人来做,效果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话你都可以讲出来,你是做到了尽心尽责。

  领导也是人,你讲的说的写的,他会安排人或自己进行核实,如果情况属实,极可能从容易改善的地方着手,以减缓招聘压力的。只不过,要让领导改变想法确实不容易,既需要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还需要耐心和时间,也需要其他部门或同事帮腔,三人成虎的威力,我们还是应该灵活运用啊。

  5:其他内外办法

  以上是直接从招聘角度来思考如何招人的,要缓解年底用人紧张的局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1)部门协调。一般来看,一线岗位容易缺人,但其操作往往比较简单,为对付年底冲量,可以从职能部门协调人员来支援。但需要做好必要的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并排好班次,不得影响自身本职工作。这样的做法,相信许多同行都熟悉。

  2)提加班费。可以延长劳动时间,为让员工意见少,可以提高加班费,这是把钱用到了刀刃上,总比等着招人和用更多人付更多工资,划得来嘛。只是短期这样实施,注意好安全工作,真可以这样干啊。

  3)倡多面手。人比人,吓死人,有的笨得要死,动作慢,教几次都学不会,而有的人聪明伶俐,看一眼就会,而且动作还非常快。为什么不可能鼓励那些能干的人利用时间去干其他工种,他们顺便多挣钱,公司也可以少用人。

  4)领导上岗。不少单位,各部门负责人或者公司中高层,一般只负责管理,没有直接的工作任务,年底了,为什么不可以把他们派上场,直接承担部分工作任务。是不是也可以减少一定的招聘压力。

  5)改善工艺。原来是那样的流程,为什么不可以优化一下,包括设备、技术、材料等,都可以思考新的方式,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就知道如何选择了。

  6)外协工序。你招不到人做事,有的单位却等着米下锅,那些费时费力的工序,为什么不可以外协,这样的外包公司或同行下游单位应该不少。这样也可以少招人嘛。

  6:避免临时抱佛脚

  为什么我们的招聘工作经常完不成,而且年底时更加突出和困难,我认为,关键还是平时功夫不到家,或者平时招聘不忙时没有做好未来招聘困难时的一切准备工作,或者准备工作不充分、准备时间不充裕,我不想说该如何具体去准备,就抛出以下一些问题,我们共同思考吧。

  如果与全国上万个行政村和社区都有联系,你还缺普工吗?

  如果与全省(或全市,不要说全国各地)的人力公司、劳务外包公司、派遣公司有长期联系,还缺普工吗?

  如果与全省(或全市,不要说全国各地)的招聘网站、猎头公司、招聘现场的工作人员有长期联系,还会缺普通管理人员和技工吗?

  如果与自己单位所处行业的全国招聘网站、行业协会、同行单位有经常联系,还会缺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吗?

  如果自己建立或经常参与行业**、微信等交流,不可以解决一些人员的缺口吗?

  如果与同行HR或同行单位的专业人员有经常性的交流,一些对口挖墙脚的事儿还难办吗?

  的确,有了以上那些资源和人脉,任何时候招人也不会愁,我想,那些任何时候招聘都不会太愁的单位,可能就是在以上那些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到位吧。那么,要怎么来积累这些人脉呢?

  1)不断积累,只增不减。如果每天增加两三条信息,一年两年后会是什么结果。

  2)主动联络,经常联系。老朋友不联系会变成陌生人,陌生人接触一二次也会熟悉起来,说不定会从不断联系中找到自己用得上的人或事儿,即使不做招聘了,也可以从中寻得自己未来发展的机会。

  3)不断梳理,总结提高。信息或联系人也分“我的菜”与“不是我的菜”,偌大的信息市场,需要不断5S,方可在PDCA中得到循环提高。

  4)长期沉淀,换人留档。人资者流失率也不低,但人可以走,资料和信息得留下,否则就是工作交接不清楚,这需要上级甚至公司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重视起来。不要公司存活了一百年,留存的资料只有二十年,如此不匹配,一定会让有关工作如木桶效应一样拖公司的后腿。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 嘿先生
    25岁
    摄影师
    5千-8千+提
    常先生
    34岁
    网络营销/新媒体运营/运营经理/主管
    1万-1.5万
    龚先生
    37岁
    儿童摄影师
    7千-8千
    刘女士
    39岁
    化妆师
    面议
    张先生
    35岁
    摄影师
    1.3万-1.8万+提
    张先生
    33岁
    摄影师/儿童摄影师
    1.2万-1.3万
    余先生
    27岁
    摄影师
    1万-1.5万+提
    啊先生
    29岁
    摄影师
    面议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怀念着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时候的奇思妙想…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没有人会走的一帆风顺,阿豪老师刚开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专访摄影师林涛
专访摄影师林涛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们为了生活、家人、前程奔波…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纵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断努力…
专访果冻修图事务所创始人
专访果冻修图事务所创始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
专访修图师武文晨
专访修图师武文晨
今天我们专访的主人公武文晨,他这一路走来,也十分的不容易,但是他…
专访修图师成鑫XINC
专访修图师成鑫XINC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变了,又似乎没有变。大片的人高呼“躺平”…
专访 Bo Xuan Studio创始人
专访 Bo Xuan Studio创始人
修图师,是一种天生就比较低调的职业,假如说摄影师算是幕后工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