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管理 > 经营管理 > 没有动态同理心 注定了你当不好CEO

没有动态同理心 注定了你当不好CEO

转载自:红杉汇 2017-11-13 作者:U15245nJ0876

  相信我,一切管理问题就是沟通问题。

  如何好好说话真是一门艺术,因为信息总有衰减,需要编码到解码。不能正确理解战略意图,管理者对员工有看法;不能恰当关注情绪和心态,员工对管理者就会有抱怨。
 

 

  这里有一个好方法:建立“动态同理心”。能够感知同事的感受和想法,以及想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如何应对这些感受的方式,才能快速解决问题以及实现同心同力。

  它的目标不是要预测人们的所思所求,或者将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思考,做到随机应变,同时仍感觉自己是有备而来。

  在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2017级开幕的系列活动中,其中一场Workshop特别邀请了积极心理学的讲师来向学员分享,如何从改变认知、体察情绪、转换语言范式入手,提升创业团队的积极沟通效果,读大学期间,麦琪·梁曾做过一份工作,对她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她当时在一家汽车服装租赁店工作,这家店常常会采取超额预定的措施,而她每天的工作常常是面对这些没有租到服装而盛怒的车队,跟他们说他们是运气不好。“所以我就想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学习——试着摸清每种人的特点,然后尽快地平息他们的怒气。因为他们无论怎样都是会生气的。”

  这种意识培养了她日后职业素养里非常关键的一种能力,助她今天成为NerdWallet的内容副总裁,管理着全美100余名作家和编辑。她运用察言观色的能力,发现身边的人需要什么才能实现成功,以及如何有建设性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状况。

  梁把这种能力称为“动态同理心”——指的是你能快速地感知同事的感受和想法,以及想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如何应对同事的这些感受。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在摸索学习这种能力的过程中,梁仔细地记下了许多组问题,这些问题让她得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棘手的情况。

  它们尤其适用于人员管理或者跨团队合作这些领域。让你学会如何拥有动态同理心、快速解决问题以及实现同心同力。**160;**160;

  这就是,把“考虑别人的动机”变成自己的一个管理习惯。

  “当我理解并能清楚地表达出他人之需时,我就可以更大方地说‘你的需求我可以理解,下面是我的需求’。这种对话才是平等,可行的,好过你说‘我要求你要给我这些’。”梁如此说道。

  建立动态同理心的目标不是要预测人们的所思所求,或者将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思考,这样你就既可以继续随机应变,同时仍感觉自己是有备而来。

  它不是简单地理解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而是针对这些事情做些或说些什么。这能成为你前进的助力。

  以下就是梁找到的建立持续信任的*****的沟通策略。

  1.正视问题,消除顾虑

  如果你想要一对一地展开问题的讨论,那就不要有所掩饰。如果你发觉有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要不要迎接挑战,那你就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你应该直接说:“嗨,你可以跟我谈谈,这不会影响你的表现评分。”当员工发现你在采用这种方式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就可以建立信任了。

  2.提出具体的、开放性的问题

  通常与员工谈话时,管理者得到的都是一些肤浅的回答。“你过得怎么样?”得到回答都是“我过得很好”。这时候,你要让对方稍微主导一下谈话,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直指问题的核心。如果不能,那你要引导一下。比如,你可以问:“比这件事难度更大的是什么?”

  这种方法能帮你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识别其中的模式,帮你提前察觉危险信号。在不同的场景、工作和公司中,这个问题都适用。而且它没有指责意味。

  我们的目的是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而不是去指责。如果你问“你是不是很焦虑?”,就好像在逼迫别人承认,这会让别人觉得尴尬。你可以换种说法,比如:

  “我知道你现在同时有许多工作要处理。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有点焦虑。”

  “你的团队现在压力很大,大家都怎么处理的?每个人对压力的反应不一样。”

  “我不确定你什么感受,但是要我说的话,我觉得……”

  只要你给了别人纠正你、坦诚交谈的空间,即使你说错了也没关系。

  你应该迅速找到问题的核心,同时又要显得通情达理。如果问题得当,你可以很快就跳过闲聊部分。因此,问题要具体,同时寻求的回答又要显示开放性。

  在和别人一对一交谈时还可以直接问“我能帮上忙吗?”如果员工认为管理者真的关心并且想要帮忙,他们就会产生信任,并愿意全力以赴。

  3.带着弱点领导团队

  然而,在任何人际关系中,真正的坦诚很少是单向的。所以对于那些向你汇报工作的人,不要只是审视他们的工作是否到位,你要向他们吐露自己的缺点。

  交谈不要用太空泛的术语或者词汇,而是要用他们能够联想得到的或者在你身上学到的例子。坦诚地讲出你感到吃力、需要帮助的事,对管理者或者任何人都大有裨益。

  作为管理者,不论你有没有意识到,团队成员其实时时刻刻都在给你打分。理想情况下,你应该清楚自己的表现如何,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空间。

  4.主动确认内容

  明白坐在你对面的人从哪里来,只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你还要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达成这个目标可能就像确认听到的内容一样简单。

  在对话的整个过程中,要对听到的内容进行不断回顾或者重新解读,亦或不断巩固。也就是说要传递这样的信号:“我”正在聆听,“我想确保我正确地理解听到的内容”。

  这个简单的技巧益处多多:你可以厘清所有你存在误解的地方,当然也会促进话题推进。此外,这个行为还能创造共鸣。

  如果你很在乎这次谈话,你就会主动去确认对方的说法,说明你真的在努力了解他人。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会沦为那种问“你好吗”的人,结果不言自明。

  5.寻找模式

  你可以反复问同样的问题,但是要聪明地问。除了要让对话有意义,这项练习的一个目标就是识别出其中的模式。“如果我听到两三个人都在说一件事很难,我就会想找原因,”梁说,“可能是过程有问题,或者我们对员工要求过高。我可能会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后续跟进。之后我会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或者派人去做。大家都不希望有人要求你投入努力,然后又忽视它。”

  6.问无止境

  ***后,记住,它并不是“一次成功,高枕无忧”,而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新的管理和合作方式。即使你已经能够看透他人,你还是要不断分析这些问题。毕竟,人会改变,你在努力弄清楚的动机也会改变。

  一些人原来可能是为了得到职业发展而加入公司,但现在他们有了孩子,可能就会寻求一种更加平衡的生活-工作方式。公司需求和个人需求总有不在同一个圆内的情况,圆圈中的内容可能也会变。但只要这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变大,那么即使发生改变也没有什么大碍。你只有不断问问题才能知道重叠部分的变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 梁先生
    28岁
    摄影师/儿童摄影师/写真摄影师
    1万-1.2万
    周先生
    38岁
    摄影师
    5千-8千+提
    刘先生
    30岁
    摄影师
    1万-1.5万
    陈先生
    27岁
    儿童摄影师/摄影师/写真摄影师
    9千-1万
    南先生
    23岁
    化妆师
    9千-1万+提
    安先生
    31岁
    店长/儿童引导师/选片师
    5千-8千
    吴先生
    34岁
    摄影师
    5千-8千+提
    北先生
    34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写真摄影师
    面议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怀念着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时候的奇思妙想…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没有人会走的一帆风顺,阿豪老师刚开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专访摄影师林涛
专访摄影师林涛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们为了生活、家人、前程奔波…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纵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断努力…
专访果冻修图事务所创始人
专访果冻修图事务所创始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
专访修图师武文晨
专访修图师武文晨
今天我们专访的主人公武文晨,他这一路走来,也十分的不容易,但是他…
专访修图师成鑫XINC
专访修图师成鑫XINC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变了,又似乎没有变。大片的人高呼“躺平”…
专访 Bo Xuan Studio创始人
专访 Bo Xuan Studio创始人
修图师,是一种天生就比较低调的职业,假如说摄影师算是幕后工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