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管理 > 经营管理 > 创业者们,你需要的是大零售思维

创业者们,你需要的是大零售思维

转载自:凤凰艺术 2017-04-19 作者:壮

  新零售好像很容易让大家走偏,一提新零售就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果这些东西就是新零售,那么大家太容易走火入魔了。

  搞不下去的新零售

  自从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我们先后有三个编辑说要对这个话题“负责”,我还挺感动,这紧跟新时代的责任心,还是挺强的嘛。

  创业者们,不要在新零售里走火入魔了,你需要的是大零售思维!

  可惜啊,跟了一段时间之后,我问,怎么没有新零售的作品出来啊?

  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感觉新零售没啥新东西啊,除了亚马逊go这种技术算是新零售,其他国内外都没有什么做的好的案例啊,再不然就是阿里每次投资一个传统零售,媒体就会冠以新零售战略进一步落实,但是,作为深度报道媒体,这几个小编总是感觉这也没啥可写的啊,就算去采访被收购的企业,人家也是说,“新零售如何发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听完他们的描述,我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新零售好像很容易让大家走偏,一提新零售就是大数据啊,人工智能啊这些技术概念,或者是线上线下结合这种O2O的老调性,没啥新的。

  如果这些东西就是新零售,那么大家太容易走火入魔了。

  不仅仅是我有这种感觉,据媒体报道,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也认为,目前业内存在一种悖论,那就是实体零售的下滑是因为企业没有拥抱互联网的原因,而在他看来,实际上新零售只是一个技术手段层面的创新。

  有些实体零售,一说转型就做电商,一说要做新零售,赶紧就去买设备,布局跟踪器,布局各种大屏幕,美其名曰展示生动化,或者做一个O2O系统,甚至一个本地蛋糕连锁要做一个APP做一个蛋糕平台,用户给狗洗个澡,都要让用户**APP,这些全都是在新零售里走火入魔的表现。

  但是,大家为什么都会把自己的思考出发点都不约而同的放在新技术上呢?大概是因为目前零售做的好的,阿里、京东、苏宁等等,都是电商公司,都有技术团队,都是靠大数据来支撑的。

  实际上,电商的发展其实先经历了工具红利、平台红利、大数据红利,未来当然是会走向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技术进化路径,但并非零售业的根本,就好像,李闯王灭了明朝,不代表他能够创立下一个王朝。所以,电商虽然让实体很痛苦,但实体的真正救赎却未必在电商,也未必在新零售。

  *近,苹果CEO库克访华,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在科技界,人们总有一种倾向,会更热衷于谈论下一个甚至下下一个颠覆性技术,而容易忽略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在极少的情况下,人们所谈论的那些技术真能如他们所预想的那样,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创业者们,不要在新零售里走火入魔了,你需要的是大零售思维!

  一个科技界的**级人物,对于技术都没有那么迷信般的推崇,但,我们大多数做零售的企业,却对技术有着某种不可名状的恐惧般的迷信。

  技术心魔与当年的电商崇拜,何其相似?

  如今的技术崇拜(大数据人工智能)堪称技术心魔,跟2010年对电商的崇拜,还有2013年对移动互联网的崇拜和恐惧,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当年京东也面临过,记得徐雷在2016年夏给媒体分享时,说过一个原则,当初他接管移动业务,几个部门总是吵架,技术部门想做一个超级牛X的APP(因为那两年移动互联网太火了,出现了很多APP,大家都争相作出一个高端大气的APP),在功能上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但运营部门说转化率不高不是我的错,是功能做的不好;技术部说,分明是你们选品不好,别赖我。

  后来,徐雷接管之后,提了一个原则:运营跟着用户走,技术跟着运营走,这个原则一出来,各种数据增长就很漂亮,部门吵架少多了。

  移动端是很重要,但移动端怎么做,不是听技术的,而是听运营的。

  如今,大家又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趋之若鹜,我发现,大家都太健忘了,才几年?马云一说新零售,一个个又慌神了。

  大数据人工智能好是好,但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在谈论技术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根本道理,技术是工具,技术是为思想服务的。

  技术意义,一个是拥有,一个是运用。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是拿来用的,能满足你的运用,就是好技术。
而从未来技术开发的难度来看,绝大多数的零售公司,恐怕都要把技术交给外包来做,你自己的那点数据,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大数据红了这么久,为啥对你的帮助始终很有限?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还做不到雪中送炭。

  就是因为私有数据,价值有限。

  所以,技术恐慌是毫无必要的,就跟APP一样,你如何看待APP,就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好了:需要的会非常需要,不需要的,只是一个辅助。

  敲下黑板,郑重的说一句: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念,才不会被忽悠。

  现在所谓的个性化推荐,千人千面等等一些小功能,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非要说这是人工智能……哎,反正也没人反对,你要说是,那就是呗,但是,离真正的人工智能,恐怕差距太远,那只是机器学习。

  技术公司和零售公司将各司其职,阿里的大数据能力**不是万达、苏宁能做的,对后者来说,拥有应用能力、整合技术能力*重要。

  比如,以往凭借店长经验,会知道天气好坏会对销量产生影响,尤其是便利店,速食品类,受天气影响很明显,如果是智能的订货系统,就可以直接告诉相关人员的订货量,而不必再根据经验判断。

  此类功能,不需要每个公司都去开发,有专门的智能系统***做好成熟的产品,供企业使用就是了。

  不过,一定要区别发展零售技术与企业的互联网化,后者是让企业与世界更方便的连接,还是非常需要的。

  新零售的悖论:沃尔玛与银泰会怎么样?

  理论太枯燥,我们说说案例。

  如果技术是未来泛零售的未来,我觉得有些悖论解释不通,比如:

  马云说,新零售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的结合,是要用新技术做支撑的,但是,沃尔玛的技术和物流不可谓不牛X吧?是全球*牛的了,卫星轮船车辆,要啥有啥,但是为什么沃尔玛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收缩阶段呢?

  你可能会说,他们是实体零售技术,偏重于供应链和门店管理,不是互联网技术。

  但是,如果零售要通过阿里京东亚马逊这么复杂的技术才能做好,恐怕失业群体就太庞大了。何况,凭借沃尔玛的财力、人力、资源和见识,难道开发不出互联网零售的技术?何况,沃尔玛已经收购了好几个电商公司,既然能开发,还能收购,为什么就做不好呢?

  还有阿里已经掌控银泰多年,银泰的技术化改造,恐怕算是所有实体零售里面技术化*厉害的了,但是,银泰算是马云口中新零售的成功代表吗?

  你可能会问:看你这架势,是要否定技术派新零售喽?

  这事要想说明白,需要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讲,线上线下集合也好,电商也好,都已经不是趋势了,而是现实了,电商不是死了,而是成为中国商业的空气和水了,无处不在,只要有流量,就会想方设法做电商,无非是采取的方法问题。线上线下结合也是一样,无处不在,都在做,也是具体行业具体方法的问题。

  但这个方法,偏偏不是新零售,而是大零售,这是面对泛零售行业整体的困境、转型的机遇提出的解决方案,他会包含四个层面:打破界限的业态融合、情境(场景)争夺、分解业务体系、无处不在的渗透。简言之,融合、情境、分解、渗透,八字方针。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供应链和企业互联网化的基础上。

  什么是大零售思维?

  大零售的反面是纯零售,无关线上与线下,无关技术,只要是纯粹卖货的,都是纯零售,真正危险的是纯零售,不是电商,在大零售思维下,电商一样生机一片欣欣向荣;在纯零售的状态下,就算是新零售,就算是技术很牛,照样衰落。

  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这两年沃尔玛中国会出现困境。沃尔玛技术再牛,方向错了,自然事倍功半。据悉,*近沃尔玛发愤图强,通过各种形式进入电商领域,又在硅谷研发新技术,以迎接零售**,我们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在大零售思维下做技术创新,依然难以摆脱困境。

  大数据洞悉消费需求、人工智能高科技、VR购物等等名词,看起来高大上,但是,我们在卖东西这件事上,投入的技术和精力有点过多了,多少平台多少店铺多少商品多少人都在卖,但是,我们的技术需要更多的投入到如何把东西生产的更好上面。

  在卖商品这件事上投入的越多,只会增加售卖的成本,让商品的价值更偏离,相反,让商品生产的更好的技术,反而会降低售卖的成本,好的商品自带流量(一切‘好’,都是相对的),才能做到真正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

  可惜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媒体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卖东西这个环节,大量的技术人员、大量的资本、大量的营销创意、大量的媒介资源、大量的聪明头脑,都在想方设法卖东西,我们天天喊着要学习的也都是卖东西卖的好的人,而在生产更好的商品方面,我们投入太少,商业英雄越来越多,品牌英雄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再换个角度去思考,马云为什么提出新零售?你会发现,马云总是新概念的受益者,当初提出要做菜鸟,两年了,连个网站都没有呢,但是,从政府那里拿的地已经数不清了。新零售概念也是为阿里的收购铺平道路,以免电商与实体在对立的语境下,难以展开工作。但新零售在运营层面,并无实际意义。

  大零售思维,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技术崇拜,回归商业的本质,能够避免当年电商混战的悲剧,认清当下,不要在追求趋势的时候,走火入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 刘先生
    28岁
    摄影师
    8千-1万+提
    铭先生
    31岁
    写真摄影师/摄影师/古装摄影师
    8千-1万
    田先生
    29岁
    摄影师
    1万-1.8万
    清先生
    38岁
    选片师
    2万-3万
    罗先生
    30岁
    修图师/调色师
    4千-8千
    袁女士
    26岁
    化妆师
    面议+提
    月女士
    18岁
    化妆师
    3.5万-4万
    北先生
    34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写真摄影师
    面议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怀念着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时候的奇思妙想…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没有人会走的一帆风顺,阿豪老师刚开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专访摄影师林涛
专访摄影师林涛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们为了生活、家人、前程奔波…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纵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断努力…
专访果冻修图事务所创始人
专访果冻修图事务所创始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
专访修图师武文晨
专访修图师武文晨
今天我们专访的主人公武文晨,他这一路走来,也十分的不容易,但是他…
专访修图师成鑫XINC
专访修图师成鑫XINC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变了,又似乎没有变。大片的人高呼“躺平”…
专访 Bo Xuan Studio创始人
专访 Bo Xuan Studio创始人
修图师,是一种天生就比较低调的职业,假如说摄影师算是幕后工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