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CR里调色后大致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但是ACR同样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那就是缺乏能精确控制色彩的工具,而且没有图层和蒙版,进行局部处理会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为了进一步使色彩过渡柔和,我们在PS里将使用“可选颜色”工具:
在使用可选颜色之前我们需要一些色彩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最基本的就是认识RGB色彩模式。RGB是红绿蓝的英文简称,光的三原色,三色叠加产生了我们肉眼所见的各种色彩,所以我们调色实际上就是了解这三者之间的互补对应关系,从而对某一颜色实现**调整。例如我们平时想让蓝色的天空变得更蓝,可以在可选颜色里选择调整蓝色,在里面减少黄色数值。因为黄色和蓝色是一对互补色,两者此消彼长,减黄也就等于加蓝,所以这样调整之后天空的蓝色将更加纯粹。具体的原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噢,网上有许多文章讲的更加详细呢~
2、我们建立三个可选颜色的层,来进一步对高光到暗部的色彩进行调整。
(1)高光区域我们选择调整黄色(因为黄色占的比例*大),将里面的青色减少(减青也就等于加红),洋红增加,使黄色往橙红色偏,然后盖上黑蒙版,用蒙版把高光部分擦出来。
(2)中间部分同理,选择黄色,加青色和减洋红(减洋红也就等于加绿),让黄色和暗部蓝色之间过渡更柔和,用蒙版擦出。
(3)暗部则选择绿色,加青色,减黄色(减黄也就等于加蓝);再选择黑色(针对画面暗部的调整),减黄色。用蒙版擦出。***合并成一个组,方便管理
调整完之后我们的调色部分就基本完成啦,接下来就是人物的液化和磨皮。
(四)人物调整:
1、液化。因为这张图里人物所占的比例不大,所以液化磨皮我放在了***一步。我们先ctrl+alt+shift+E盖印图层,然后对人物进行液化(快捷键ctrl+shift+X),稍微瘦一点上半身,把曲线突出一些就好。假如是正脸,脸颊液化的力度要适度哦~
2、磨皮。个人习惯是液化之后开始进行磨皮,放大观察其实模特的皮肤也非常的好,磨皮我一般用的是“中性灰”。关于中性灰的具体方式大家也可以自行百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加深和减淡的方式,减少面部的明暗反差,甚至重塑光影,它的优点是不破坏肌肤的纹理质感。但缺点是擦的过多会导致局部饱和度降低,出现“掉色”的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该区域饱和度。
黑白观察层是为了屏蔽色彩信息的干扰,观察面部的明暗关系,方便我们用中性灰进行加深减淡的操作,然后我们用可选颜色单独对肤色进行调整。控制肤色的主要是红色和黄色,所以为了让皮肤更加红润通透,我们在红色和黄色里分别减青、加黄。另外也单独提高嘴唇的饱和度。
***我们盖印图层,用曲线微提亮一点整体,然后锐化输出。锐化的程度只需要人物面部的发丝清晰即可。
那么至此,这一张图的后期流程也就完全结束啦。
***成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关于后期重要的是学会一套思路,这个思路的养成不仅仅是靠学会工具和一套完整的导入输出流程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自我的美学素养,养成艺术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