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印机印照片人们最担心的是褪色问题。据我们观察,造成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光-热加空气。而这其中空气的作用最大。空气中除了氧之外还有什么对颜色影响最大就不知道了。
在不覆膜的情况下,“硬胶纸”打印的照片放在室内3-5年都不会褪色。涂料纸和宣纸这一类多孔隙、接触空气表面非常大的材料打印的图片1年就会严重褪色。覆了膜的“硬胶纸”照片在室内向阳的一面晒半年只有轻微褪色,而晒不到阳光的一年甚至两年内都不会有看得出的褪色。但如果纸基不是涂塑的而是透气的,保存期至少减少一半。
将覆过膜的打印照片拿到室外直晒,保存期减少一半。我们有一次在夏天的时候将打印的图片贴到汽车上,在外面跑了一个月,颜色就褪得不行了。这说明汽车滚烫的铁壳对颜色破坏极大。
但是如果将照片放到紫外线灯和普通白炽灯下去晒,它们的褪色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要长期保存照片最重要的是:1、让染料隔绝空气;2、少见高温的强光。
颜料墨比较耐久可能是因为它的颗粒较大,内部较不容易被氧化的缘故。有些矿物颜料本身就很稳定,如朱砂,但它不可能用来做打印的墨水。
颗粒度与打印纸的关系
同一台打印机,即使使用替代墨,它的颗粒度变化也很小。有相关的文章也介绍过软件对颗粒度的影响。那么纸张对颗粒度有没有影响?肯定有。
一般来说,墨点扩散严重的纸颗粒度都比较大,这其中的原理不难想象。但在许多情况下正好相反。例如有人给我们拿来一种纸的样品,我们打印后发现它的颗粒度特别小。正想向他大量定制,但照片的锐度下降又引起我们的怀疑。用50倍的显微镜仔细查看后发现,这种纸的墨点扩散极为严重,墨点的颜色都被摊薄了(如同胶片上的“扁平颗粒”),因此看上去反而显得颗粒细腻。在不透明或半透明涂层中,这种现象更常见,往往是墨点扩散越严重的纸颗粒显得越细。因此我们观察一种纸的颗粒度的同时还要同时观察它的锐度、色饱和度、最大密度以及暗部层次是否下降才是比较全面的观察和选择。这种观察应该推广到打印系统上去。因为有的打印机系统让你只能选择某几种纸。
打印软件有无可能改变打印机对纸张的适应性
但我们发现,软件对打印机对纸张适应性的改进是比较有限的,当你已经将打印速度降得比较低的时候,暗部还有大量吸收不均匀的墨珠,再用软件改变墨点分布也没什么用。甚至这时再降低50%的速度也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基本不要相信用某某软件可以提高纸张适应性的宣传。
覆膜的作用
许多人很不愿意接受照片必需覆膜的工艺。总是强调传统照片如何。但不覆膜的传统照片能摸吗?能耐久吗?据我们观察,不覆膜的传统照片保存期只有覆膜打印片的一半。
覆膜的第一大作用是防水,这是传统照片不一定需要的。第二大作用是防褪色,这是传统和打印照片都需要的。覆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可能不少人都没发现,因为他们尽捡便宜膜用了。
给照片覆一层折射率低的光膜可大大减少照片的反光,增加通透性。它与镜头的镀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信你试试看。
不过覆膜实再是太麻烦了,不小心就会弄进灰尘,如果谁能发明一种简单高质量的覆膜工艺,也就是在打印的同时能覆层膜,那肯定将大受欢迎。我们还是静静的期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