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人像后期
日系风格起源于“日本”,日系风摄影是一种透着温馨淡然的拍摄风格。
朴素淡雅的色彩,略有过曝的光线处理以及刻意的虚焦结果,是日系风显著特点。
摄影 | 滨田英明
日系风片子多在 自然光 条件下拍摄,多选择空旷、宁静、色调简单的环境,并且通常会采用 大光圈 进行拍摄。并且许多日系摄影师都尤为喜欢用 胶片 进行拍摄。
摄影 | 酒井贵弘
在进行案例实操之前,我们对以上几张例图进行观察,可以总结出几个日系风片子的调色思路:
1. 日系风的片子对比较弱,没有绝对的黑色与白色,在后期调色时我们需要 减小反差,往中中调 方向调整。
2. 适当减低饱和度的同时增加自然饱和度。
通过减饱和度可以让照片的颜色不过于鲜艳,从而破坏了安静淡雅的氛围;而加自然饱和度则可以避免画面的颜色像***灰一样没有生机。
3. 日系风片子多以 冷色调 为主,亮部会适当的加一些青色。
摄影 | ins:kie0087
1
分析原片
我们将用以下照片作为本期实操案例。
先分析原片:
1.画面偏暗不通透,需整体提亮
2.人物肤色饱和偏高,同时脸、手以及腿部的肤色需要进行统一
3.背景杂乱,需进行画面的清洁
2
基本影调调整
打开原图进入ACR。
在 基本面板 进行光比参数调整。
画面提亮前后对比
3
基本色调调整
1. 进入 HSL面板
先调整色相,通过对红、橙色相滑块的右滑,使人物肤色更润。
同时通过调整黄色色相,去除手臂与颈部的绿色。
黄色色相调整前后对比
白色服装会飘有一定的紫色和洋红,因此稍降这两个颜色的饱和与明度,使白色服装的颜色白得不那么刺眼。
2. 在 校准与分离色调 面板,给画面的高光和阴影部分都增加一定的蓝色,这一步会使照片整体色调变得更通透,也更符合日系风宁静清新的特点。
ACR转档后的片子
4
画面清洁
以上步骤做完后,打开图像进入PS。
1. 新建图层,使用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处理一下背景以及人物皮肤上的脏乱瑕疵。
背景清洁前后对比
2. 使用 DR4插件 给人物脸部磨皮。
关于DR4插件的具体使用方法,大家可以阅读之前的文章,指路:学会这几招,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不会磨皮啦!!!
磨皮前后对比
5
颜色统一
可以将整个画面分为 地板、墙壁、人物 三个部分,分别观察其与画面风格的不协调之处,从而进行颜色的调整与统一。
1. 前面地板的颜色太跳了,用魔棒或套锁工具选择出需要调整颜色的地板部分,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羽化,然后添加 色相/饱和度图层。
调整前后对比及参数设置
2. 再来观察墙壁部分,墙角颜色含红过多,而日系色调应该偏向青色,一样用色相/饱和度图层来进行颜色的调整。
调整前后对比
参数设置
3. 人物的手臂的颜色较重,框选出手臂部分,添加 曲线图层 提亮。
4. 地板、墙壁人物三个部分的颜色调整完之后,我们再***后来调整一下照片整体的黑白层次。
添加可选颜色图层,增加适量的青色。
6
锐化出片
完成以上步骤,这张片子的色调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加锐出片。
1. Ctrl+Alt+Shift+E盖印图层
2. 选择滤镜-Alien Skin- Exposure 7
在Exposure 7插件中选择 彩色胶卷-印刷-低反差, 这个类型的滤镜可以模仿日系胶片的质感,大家可以一一尝试一下,我这里使用的是富士Pro 160C。
滤镜整体强度一定要记得调整为50左右,这样才会显得更自然一些。
Exposure 7插件操作界面
在界面右侧选择胶片格式、调整锐化参数之后,应用出片。
以下为原片与成片的对比图。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焕然一新了?你也赶紧动手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