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主持人Charlie Rose曾在巴黎访问布列松,问他什么是好的照片构图,布列松毫无思考的回答:————「几何图形。」
布列松的答案如此简单,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布列松在构图时会将前后所有的东西都考虑进去形成他要的构图,包括主体,背景,光影,还有***重要的是,他会等待「对的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
下面我们看看布列松如何运用透过关景窗看到的所有人事物,以「几何图形」的特性去构成他大部分的重要作品。
所谓的主从关系,并不是只有清楚的主体跟衬托的背景,而是有技巧的将「主题」从照片中凸显出来。通常街头场景是很杂乱的,明显的主从关系就变得更重要了。
上面这张照片的主题其实是鸽子
就是将布列松的作品处理成模糊状态,还是可以清楚看到他想在照片中表达的主体,或主题。拍摄时要清楚知道什么是主,什么是从,这样欣赏照片的人才知道往哪儿看。
这是街头摄影师很喜欢的取材方式,除了画面会产生有趣的主题对比之外,摄影师也可以透过这种方式将画面中的故事性加强,例如下面的这张照片,抱着小孩的母亲从画面中切掉了,一般我们看到这种母亲及小孩的照片会被他们的表情以及所谓的亲情吸引,但各位有没有发现这张照片中母亲的手指,小孩干枯的肋骨,手指及手臂,与后方马车轮子的骨架产生强烈的呼应?
这张照片的主体是「骨架 / 骨头 / Bone」,摄影师想凸显的主题及故事是那个瘦弱小男孩干枯的身子。
街头上有很多线条,形状,颜色,若我们能在拍摄时也将背景考虑进去,那照片将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也会让我们的作品构图大大进步。
街头摄影有着其它摄影风格没有的优势,就是丰富多元的光源。
有经验的街头摄影师很善于观察光源,他们善用光与阴影的关系来凸显主题,光与暗强烈的对比,除了能将亮处的主题更凸显之外,也能强化阴影处的对象,善用光影可以让照片的层次变得更丰富。
讲到街头摄影大部分的人会想象一个摄影师带着相机不断地在街头移动,像只老鹰般飞翔着以犀利的眼神寻找着拍摄对象,其实街头摄影另一个技巧是像猎豹般的「等待」,等待对的时机,等待时间,空间都对了的时候再出手按下快门拍下决定性的瞬间。
如果各位多看一些布列松的作品,会发现他很善于捕捉那些瞬间,很多照片看了会让人产生「怎么那么刚好?」
这些精彩瞬间背后的秘密在于,布列松知道如何在对的地方适时等待对的人事物进入他的画面。
街头摄影并不只是「捕捉」画面,也包括「创造」画面,而创造画面的秘密就在于有技巧的「观察」及「等待」。
布列松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以所谓「重叠正方形」的构图方式构成。而且除了「重叠正方形」构图之外,他大部份作品的构图也是以「对角线」的方式呈现,试着在他的摄影作品上拉一条对角线,例如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主体都落在这条对角在线。布列松元身是学绘画的,因此他的构图基础很扎实。
所有技巧都是要经过练习的,包括街头摄影,像是观察,构图,等待,何时按快门,盲拍的对焦,融入街头的节奏,在随机的光源下掌握***好的光圈等等,都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加强掌握的,前面提到布列松也并非刚开始摄影就能拍出那么多经典的作品,他拍了不知几万张,才能有一些让人们赞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