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上色从前几年忽然火起来之后,几乎是人人必备的小技能,今天小修就和大家聊一聊黑白上色。
想要给黑白照片绘制上颜色,我们先想一下什么工具可以做到这一效果,有色彩平衡/曲线/颜色混合模式/渐变映射等常用工具,之后再合理分配工具的使用场景。
黑白照片的本质就是各个不同明度的灰色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黑白灰关系,***终以光影和轮廓的形式将画面展现给我们。
所以,在为黑白照片上色的时候,***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破坏原图片的黑白灰关系,也就是改变图片原本像素的明度。
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上色时候,将所有的调整层的混合模式都改为「颜色」模式即可。
想要做好黑白上色的另一个硬性需求,就是我们需要简单的抠图基础,能将画面中的元素按照我们的需要做好分区。
当我们做好分区以后,问题就会变的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分区,为分区添加上不同的颜色即可,在不破坏原图明度的前提下,为图片上什么颜色其实并不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想要为黑白图片上色,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把各个分区分别涂抹或者调整出不同的色彩即可,但是在实际上色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上的颜色***后看上去总是很假,这种假有一种岁月剥离的感觉。
(图源网络)
例如下图,我们直接使用纯色叠加和色彩平衡的方式为图片添加色彩,虽然做了分区,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浮现在画面上,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真实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
由于大部分上色练习都是对人像进行的,所以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肤色上。我们先找一张真实拍摄的人物图片和我们上图的结果做一些对比观察。
使用拾色器工具,分别在两张图片的面部滑动,真实肤色的色相变化幅度是非常大的,浮动的区间甚至可以达到100度左右,而我们上色后的图片肤色的色相浮动仅在22-24度之间,浮动区间仅有2度,四舍五入之下,几乎是相等的色相。
也就是说,真实的肤色它的色相变化是很大的,如果只用纯色叠加的结果的话,得到的色相变化不大,所以看上去就会比较假,同理,色彩平衡的结果也是类似。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为面部上色时候获取较大的色相变化呢?
第①种方法:曲线可以达到这一需求,改变曲线不同节点的位置,即可让画面中不同亮度呈现不同的色彩。
这样一条曲线,会让画面中亮度***高的地方偏蓝紫色,暗部偏绿色,中间调偏暖色。
这个方法有一定的使用门槛,需要我们熟练掌握曲线节点控制以及对加色原理的计算。
第二种方法:渐变映射
渐变映射就比较简单,我们在一个渐变上规定不同的色彩,它就会在不同的明度上表现出来。
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给黑白照片上色,我个人优先推荐渐变映射。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就是如何获取渐变映射的节点色彩,如果有经验的话,可以随手在拾色器上直接点出来,如果新手的话,找一张参考图,把不同明度的肤色吸取出来,然后自己做一个渐变出来。
之后我们把这个渐变映射应用在我们的黑白图片上,改变一下不透明度。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一个在不同亮度有不同颜色的肤色,之后,我们再按照相同的方式,把背景和衣服的颜色上一下。
在这个底色的基础上,再稍微改一改配色。
这个时候,又会有一个新的问题,虽然肤色看上去要比直接盖纯色来的真实一些,但是依然很假,我们再继续分析真实的肤色。
我们会发现,真实的肤色,除了在明度变化上呈现不同的色彩以外,它还会在一些区域有区别整体色彩的色块,所以,我们可以在使用了渐变映射上了底色以后,分别添加一些色块。
这样看上去会被之前要真实许多,当然了,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为这张图片做一个整体的调色,让所有的颜色都能有所关联,看上去不像是分裂的色块。
这里简单的使用曲线拉出一个色彩倾向。
由于这张图片只是写稿临时上色的,很多细节并没有完善,很多地方没有处理,例如头发的颜色,背景的分区等等,主要是想和大家传递黑白上色的重点思路。
今日份的分享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