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足天地 影像中国——
■ 受访 | 赵守军
■ 记者 | 张 悦
■ 编辑 | 周怡濛
■ 总编 | 陈小军
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的评选,旨在筛选每年最佳摄影作品,鼓励和表彰在艺术摄影创作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优秀摄影工作者,激励摄影家的创作热情,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2022年度(第五届)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评选,前期经过精选作品展示、邀请公众评选、组织著名摄影家、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终评、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本年度的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和十佳摄影师提名。
为进一步挖掘、展示摄影家的经典作品及创作历程,搭建更多元的展示空间和交流平台。近期,中国摄影网将组织记者、编辑,对获评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进行专访,讲述摄影家作品背后的故事。后续将编辑出版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专辑。
本期推出:摄影家赵守军专访文章。
——编者按
前 / 言
赵守军的作品有着生活真实,有着经过百般淬炼后返璞归真的朴实。这种朴实是日常的,但绝对不庸常。
在影像方面,他曾经醉心经营画面,注重考究的光影;他也曾谦虚请教,吸取经验,尝试使用不同视角,呈现出丰富的,类似复调的叙事效果。但是他也坚守本心,在经历了各种训练和尝试之后回归平视的视角,这种平视是与被摄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心与心的链接,是不傲慢。同时,这种平视也是拍摄上的,他的作品并不强求视觉趣味及画面张力,而是呈现生活的本来的样貌。他的心态是冲和的,摄影圈繁杂,他不为名利所累,也没有包袱,可以诚恳朴实面对自己的作品,坦言不足,接纳自己,随心所欲用摄影进行观察,我认为这一点极其珍贵。
翻看他的作品更能感受到他的这种温润性格对创作的影响,这让我想起一部叫《八月照相馆》的老电影,讲述了一个开照相馆的平凡男人,他一生的一段切片。咋一看会觉得这个故事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不够戏剧性,但是看进去又会觉得有些意思,看完之后很久,可能突然有一些后劲,开始明白其中况味,从而会心一笑,觉得温暖。赵守军认为自己对摄影的理解是逐步深化的,现在的一部分专题创作基本是长期观察,这也是他作品不同于业务玩家的价值所在。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如今的摄影创作五花八门,各种观念及摄影语言的实验性探索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回归拿起照相机的人本身,我们或许也有着朴素的想法——观察社会、记录生活。
张悦
2023年10月13日
张悦
中国摄影网记者,
九零后,中文女,居北京,
发表过数十万字的文艺批评和时政论述。
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摄影与数字媒体方向就读硕士研究生,
对纪实摄影情有独钟。
十佳 / 赵守军
赵守军,山东淄川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淄川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2023年获评2022年度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德艺双馨优秀会员;2019年“手机时代”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2020年该作品受邀参加“中国第十三届摄影艺术节”展览;1997年“昔日荒沙滩 今日金沙滩”入选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2014年“斑马线众生相”获得人民摄影中国新闻奖“金镜头”银奖,同年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斑马线》纪实摄影集。
中国摄影网记者张悦(以下简称“张悦”):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您的介绍,并且讲到您是上世纪1960年代出生在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可以说说您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故事吗?
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赵守军(以下简称“赵守军”):我的父亲是煤矿上的理发师,母亲是文盲,家属工,干的是体力劳动活。我出生在煤矿职工家属宿舍,小学和初高中在煤矿子弟学校读书,从小捡过煤渣,割拾过摊煎饼的烧柴。高中毕业待业期间,干过砖厂拉车临时工,可以说是在平民百姓人间烟火的熏陶中长大。
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姐姐排行老大,进了一家区属企业。大哥参军是空军地勤兵,后调军区从事了文差,再之后为大校师职,中国书协会员。二哥从工人做起,后在大型钢厂从事政工高管。三哥从交警一线执勤岗位起步,后干区交警文书、市公安政工处级岗位。我们家人大都喜欢文学艺术,大哥和二哥出版了多部书籍,多年来的家庭文化氛围对我摄影水平的逐步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我从小喜欢绘画,当年家庭经济条件虽差,但他们经常给我买些关于绘画的书籍和笔墨纸张,鼓励我坚持了下来。我后来参加工作,在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因写写画画,调到工会做宣传,拿起相机,从绘画转到了摄影。
张悦:有媒体报道,早在上世纪1980年代,您便开始了摄影创作,等于是改革开放之后很早的一代摄影师,那是一种什么缘由让您喜欢上了摄影?八十年代您使用的是什么摄影器材?最早拍摄过哪些题材的作品?
赵守军:进水泥厂前,我有一定美术基础,画过静物、石膏像、人像素描写生、水粉画、油画,曾考过艺术院校,艺术专业过了,文化课没有过。1980年我就业当地一家国营水泥厂,干过普壮工、破碎工、球磨机操作工。当时刚建厂,防尘条件差,防尘口罩、防尘帽都要戴着进行全身防护,工作非常艰苦。由于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自己订阅了《美术》杂志,通过不断的自学和阅读,增加了一定的美术基础。那时在厂里经常办黑板报,厂里板报评选常常获奖,为从事摄影工作打下了基础,后调厂工会做宣传工作,开始学习摄影。
当时用过海鸥、理光相机,主要是拍摄厂里举办的各类大型会议和各类文体活动。如:职工表彰大会,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劳动模范、标兵的肖像,以及先进集体团体照等,此外,还要洗印拍出来的照片,定期更换企业的宣传橱窗。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提高摄影水平。我先后订阅了《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两报两刊,坚持订阅了几十年。
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眼界,逐步认识到了摄影的主流是什么,专注点也开始转变。从九十年代初期,我上新疆到川西,去桂林到坝上,拍摄了大量的风光影像。之后,才开始走上专注于拍摄人文纪实题材这条路。
张悦:那么您最初是怎么进入摄影圈的呢?
赵守军:最初我在企业做宣传,那时企业也比较封闭,只能自己订阅摄影杂志自学,然后投稿并在省、市、县级获奖。当时我所在区摄协主席刘洪介绍入会,并担任协会副主席。再后来看到各级摄影比赛的通知,我就投稿参加比赛。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市摄影协会主席刘统爱、孙伟庆等老师的关注,入市协会,后进摄协主席团、任副主席等等。
我所在的淄博,虽是三线城市,但摄影很红火,名声在外。全国权威性的专业大赛入选及获奖,不差于全国一些省会城市影协。这个群体和氛围对我直接的影响很大。
张悦:您在1990-2006年间,曾关注和拍摄的“水泥汉子”系列作品,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劳作状态,更是让我为之感动和敬佩,可以谈谈这个系列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所引发的故事吗?
赵守军:我拍的就是当年就业的水泥企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关注拍摄俺的工友“水泥汉子”系列作品,他们多数来自附近农村,年龄在20~50多岁之间,当时条件艰苦,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戴彼肩帽、防尘口罩,每人每天都要搬运近千袋水泥,每袋都是50公斤。
《水泥汉子》专题
2004年6月,山东淄川
洒金水泥仓门的眼光
更清晰的映射出库房里弥漫的粉尘
到了炎热的夏天,酷暑加上滚烫的水泥手搬肩抗,那种难忍感觉可想而知。这一繁重艰苦的工作,却是他们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手段。我在拍摄他们的时候,同样也要披挂整齐,相机用塑料袋防护,穿梭在粉尘弥漫的库房,不厌其烦的为工友们“塑像”。一点一滴原生态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没有距离,只有友情。同时,我还为工友们拍摄多次合影,洗印后每人一份。随着企业不断发展,机械化的取代,2007年厂里终于安装了直装机,通过皮带输送装车,生产效益大大提高了,而我的工友们成为了最后的装车工。
《水泥汉子》专题
2013年3月、山东淄川
水泥厂立窑生产因城市环保要求
结束了建厂35年的历史,进行关停拆除
“水泥汉子”系列作品先后在《大众摄影》月赛获得三等奖;在省摄协举办的“中行杯”97新作展铜奖;在齐鲁当代摄影艺术展展出。黑白的影像,真实场景,时代的创业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早期的拍摄是胶片,后期使用的是数码相机,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浓缩了对工友的情感和敬佩之心。后来的观看,让我遗憾的是关注工友日常生活、家庭影像太少,没有更深层的表达,失去了许多隐形的元素。
张悦:我感觉您的“水泥汉子”系列作品,无论构图、影调、层次都非常考究,和您后来拍摄的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
赵守军:对,“水泥汉子”摄影专题我拍了多年,相隔18后,我了解到我原来的工友现在有的开了饭店,有的在做其他生意,还有在农村务农。今后我打算继续跟踪拍摄他们的当下的生存状态。我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拍摄,一直拍摄到2005年。当时看的书也少,也缺乏专家指导,眼界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尽管自己平时看书看报,但拍摄的作品仍然还是过于注重光影和形式,还是有些匠气,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记录的还不够。针对我的作品,著名摄影家、评论家蔡焕松曾专门给我写了评论“记录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发表在《人民摄影》报上,这对我以后的摄影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在后来的拍摄活动中,随着自己的学习、观看影展和各位摄影家的悉心指导,自己对摄影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拍摄专题上有了更多的思考,拍摄风格有了新的变化。
《水泥汉子》专题
2004年7月,山东淄川
繁重的体力劳动
磨炼出健美体魄
张悦:这个风格的转变具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变化?
赵守军:第一阶段:主要拍一些活动场面,演出,会议等等,在表达上也比较直白。
第二阶段:偏重于风光摄影和旅游摄影,风花雪月的记录。
第三阶段:注重人文和纪实摄影。感到人文纪实题材广泛,可拍摄的空间巨大。
第四阶段:对摄影有了深入的思考,善于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社会当代性和厚重感的题材,为历史能留下有记忆价值的影像去努力。
张悦:刚才您提到平视的视角。那么有没有人提到过您这种平视的视角,可能没有视觉张力,没有那种特别吸引眼球的感觉,可能只有那种有过一定经历和阅历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您的那种用心,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守军:他们提的也对,可能好多人的观点及观看方式不一样,另外作品的用途也不一样,有的适合参赛,有的适合办展览,我做的这个“谋生空间”专题,出书和办展览效果会更好一点,另外,我的“方寸地摊 人间烟火”专题,整版刊发在《中国摄影报》上,并由著名摄影家李百军老师写的评论,但是拿去参加全国各类摄影比赛也不是很合适。
你刚才提到的视觉张力,这种比较夸张的视觉镜头语言,它是线性表达故事,是串联性的,从大场景、中景、特写,事件的细节会更多表达,层层深入递进。我习惯的视角是平行观看的一种并联性表达,就是一幅照片讲一个故事的这种形式。
所以说,我想整个把这个“谋生空间”摄影专题作为一个长期的关注项目进行记录,可能将来有机会和有条件时,可以办个展览,也可以出本书。
你说那种冲击力的驾驭,我也拍了三十多年了,对这方面也有一定的体会。但是总的来说,我还是更喜欢这种平淡的、平静的、随性的这种表达方式。本身我也不是什么宣传部门,也不需要完成多少稿件任务,我是自由摄影师,也是爱好者,我没有任何的压力和各种负担,再加上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不喜欢张扬,看照片也能看到个人的性格,比如画家,你看好多画家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我觉得都是自己的性格使然。
《谋生空间》专题
2015年11月27日,山东淄川
轿车成了老板经销鞋子的店铺
《谋生空间》专题
2019年3月,山东淄川
刚出锅的馒头,正在装袋销售
张悦:我非常欣赏您的“谋生空间”系列作品,作品中的人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他们为了生存充满艰辛,也让人非常敬重。那一幅幅打动人心的作品背后,都拥有怎样的故事,您和那些被摄者还有联系吗,还会继续追踪拍摄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赵守军:我特有的先现条件决定了我对这些人有种亲近感。不是俯视,不是怜悯,不是为了创作而造势。记录生活状态的本身就是一种反映现实,反映劳动脱贫致富的不易。我大都是一些抓拍记录,没有真正走近他们促膝谈心,没有过深的交往和联系。但,这并不影响你的关注,你的记录,你的坚持。类似这种纪实,我还会继续坚持拍下去的
张悦:《中国斑马线》是您出版的第几本画册?可以介绍一下您出版过的摄影作品集吗?比如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些选题的?又是怎么构想、怎么拍摄以及怎么完成的作品出版?
赵守军:我只出版过《中国斑马线》这一部摄影集。斑马线专题是我2010年开始关注的。我在水泥厂工作了28年,2007我辞职去了亲戚的公司做销售。我在企业的时候也经常出差办理业务,之后就对城市题材关注的更多一些。因为农村题材大多数摄影家都完成得非常优秀完美。也因为工作的原因就关注了一些城市的题材。但是城市这个方面的题材非常宽泛,不好表达和驾驭。我当时就有个最初的想法,如果在城市我要找一个点,就可以更好的去完成一个专题。2010年的10月份,我去上海世博会观看的时候,就想拍一些照片,多记录一些东西。我站在世博会中心的高处,观察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当时世博会的白色斑马线特别突出,非常显眼,白色斑马线跟流动的人群形成一种非常强力的反差对比,脑子顿时抓住了这个视觉亮点,主题一下立了起来。我发现斑马线这个“点”有文章可做。此后,我就开始拍斑马线这个题材了,从2010年开始,一直拍到2014年,拍了5年斑马线。有时候出差到北京、山西、陕西、内蒙等别的城市,就会格外留心关注这个题材的拍摄。但我还是长期在淄博和济南居住的多,所以大部分的作品是拍摄于济南和淄博。济南更方便一点是我在工作之余,就随机走上街头。省会城市和我居住的县城,区别还比较大,所以更多的吸引了我的关注和拍摄。
斑马线源于古罗马时代的庞贝城的跳石,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人在街道上设计出来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看上去这些横线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因之人们称它为斑马线。也是人们的公路安全通行重要道路。我发现斑马线上非常有特点,在斑马线上也是一种人生百态,也是一个大的舞台。
虽然这是个很小的只有几十米宽的“点”,但在流动的人群中展现了社会的众生相。这不仅看到了生活的繁忙,看到了车辆的洪流,而且也看见了沉重的行囊,还有看到了孤独的背影,看见了风雪里的泥泞,也看到了沧桑的岁月,还有人生中的匆匆过客。这就是斑马线上的人生百态。当我关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我有幸接触了济南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江浩老师,他对摄影有更多的理解,他给我提出了好多意见和建议,也给我好多启发。我继续坚持拍摄了五年,拍了近10万幅照片。正准备出版,当时好友苏少龙正好去平遥参加国际摄影节,请鲍昆老师给写的序,江浩老师编辑设计,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正规的书号,全国发行。现在,此书在纪实影社这个平台长期的推送销售,卖的还可以,共印了2000册,大部分送给朋友、老师,还有一些参加摄影讲座会员、爱好者,我都发一些给他们。
《中国斑马线》专题
2014年7月30日,山东济南
斑马线上的油画
《中国斑马线》专题
2013年4月6日,北京
解放军护卫队行进在斑马线上
张悦:今年春天,“淄博烧烤”突然火爆全国,我看到有媒体报道,您也算是促使淄博烧烤火爆全国的一个推手,那么我很想知道,您的摄影作品对淄博烧烤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赵守军:我算不上是推手,也不是跟风,就是摄影习惯。烧烤火爆本身就是平民阶层人间烟火气,我就是顺便记录而已,用自己的视觉习惯,纪实。各大摄影媒体平台先后刊用,从这个角度讲,是为淄博烧烤锦上添花,只是助力一把力而已。
就我的家乡火遍全国的烧烤这件事情来说,作为一个摄影人,我认为应该关注一下记录一下,,另外我在这种题材的表达上也比较单一,没有那么多的内涵,很多是表面的东西,但是通过烧烤反映出我们淄博的这种热情服务,这种人间烟火的温度,是一件好事。烧烤引发来了一种共识,领导重视,老百姓也关注,上下一心,让我们整个城市变得更好,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淄博烧烤之所以突然火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疫情的时候一万多名大学生在我们当地隔离居住,淄博政府用心招待了这些学生,临走的时候一起组织了一次离别烧烤活动,然后这大学生对此都非常感动、感激,说来年以后,我们一定要来在淄博好好品尝一次烧烤,疫情放开后,大学生们重新回到了淄博,他们通过发微信、抖音等各种媒体一块传播出去,然后引发了这种奇迹般的火爆。
“淄博烧烤,人间温度”摄影组照,李东川老师写的精彩评论,蕴于“淄博烧烤”中的无形世界,提升了组照的高度,让我有更多的解读和启发。我的家乡在淄博,作为摄影人也有责任和义通过摄影这一媒介宣传一下家乡,我喜欢用这种比较平静的一种记录方式,表达一些情感,关注一些细节和大型烧烤城的符号。
《淄博烧烤,人间温度》专题
2023年5月2日,山东临淄烧烤大院
吸引几千的外地游客进淄赶烤
《淄博烧烤,人间温度》专题
淄博人的真诚相待
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坐着动车、飞机、自驾车等
来此享受烧烤大院的热情和温暖
《淄博烧烤,人间温度》专题
全国各地的知名网红和游客也来此打卡、直播
张悦:您在拍摄“淄博烧烤”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独特观察和思考?淄博烧烤跟别的地方烧烤有何区别?
赵守军:淄博烧烤有“灵魂”三件套,小葱、小饼和蘸酱,这边一般是店家把肉串给烤到七八成熟的时候,端到你所在的餐桌上,每个桌上有一个烧烤炉子,然后自己动手随时再烤着吃,边吃边聊。烤熟了的串儿用小饼,卷到里面可以放上小葱蘸酱,卷起来吃。另外也可以单独把这个饼卷上肉串烤一下,吃起来外酥里嫩的那种感觉,味道更加吸引人。
我在拍照的时候也会询问外地朋友从哪里来的,他们有新疆来的,有山西、陕西等地来的,我就问新疆的烧烤那么好吃,怎么会想起来到我们这里,他们就表示为的是来感受一下淄博的热情好客和温暖气氛,也感受下到底好不好吃,还是挺好的,体验一下不一样的风味。淄博烧烤突然火爆全国,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思考的事情。
《淄博烧烤,人间温度》专题
“小丑”小伙在烧烤场内用礼物
给吃饭的人们带来笑容
张悦:淄博烧烤现在有所降温,您还会在创作上持续关注这个选题吗?
赵守军:这个降温应该是好多因素,这个事情不可能持续走高,升温到一定程度,肯定要慢慢降温。现在每逢假期也是会有不少人会要再来看看,品尝美味。虽然没有开始那么火爆,但是淄博确实从山东一个工业城市变成了很多人愿意来旅游享受美食的城市,享誉全国。
淄博烧烤摄影专题我也在《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中国摄影网”“纪实影社”平台发表。《山东画报》、淄博的报刊也约过稿,照片的设计排版都做好了,但是山东省专门开会要求一律不能宣传烧烤,主要太火爆,咱们招待不了,怕影响大家的信誉,影响大家的情绪,所以不能宣传。
这个主题我不能说完全放弃,只是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关注点有所转移,我现在在关注拍摄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园。刀郎的一首《罗刹海市》引爆了聊斋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就在我的家乡,离我家三公里的地方。
《夜游聊斋园》专题
2023年10月,山东淄川聊斋园
蒲松龄聊斋志异故事情景重现
张悦:也就是说淄博烧烤降温以后,又随着聊斋城的火爆,你们那里的旅游业又持续了一波热度,而聊斋城和蒲松龄故居是您现在创作的另一个选题吗?
赵守军:是的,外地来的家人们吃完烧烤,再去逛聊斋。淄博出来这两个热点是很奇迹的事情。原来蒲松龄纪念馆还正在装修,聊斋园也没修整,结果刀郎这首歌火爆以后,好多外地百姓打来电话,要求淄博市的旅游局马上将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园对外开放,其实计划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现在迫不得已免费开放了。说起来聊斋园,电影《画皮》就是在聊斋园所在的蒲家庄举行的首映式,当时是崔永元主持的,他说这是他在全国主持过的人员最多、场面最大的首映式,当时电影演员的主角周迅、陈坤等著名演员也都来到了现场。
我确实在关注跟拍摄聊斋园,但是如果想拍摄一个专题的话,现在的完成度还不够的,我会继续坚持拍摄下去的。
《夜游聊斋园》专题
2023年10月,山东淄川聊斋园
柳泉旁,年轻人演绎聊斋故事
《夜游聊斋园》专题
2023年10月,山东淄川聊斋园
淄博市歌舞团演出《画皮》
张悦:您现在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和摄影相关吗?
赵守军:我现在在一家专门做针对煤矿做支持材料和配套设备的企业做管理,也会配合做一部分销售工作。我有时候和销售经理一块跑,内蒙、陕西那边我跑的比较多一点。
张悦:您现在又经营企业,又从事摄影创作,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摄影上吗?
赵守军:现在企业事情少点,不如原来那么忙了,时间多一点了。企业里年轻人也增加了,他们多承担一些工作。摄影肯定会牵涉一些精力,但摄影作为我来说就是一个终生的爱好,从少年时期就爱好美术,参加工作后因工作需要拿起了相机,逐渐迷上了摄影。现在想来,摄影既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精神寄托,对于我来说她就是一个精神释放,也是情感释放,所以说,我还喜欢做下去。
另外负责基层协会工作方面,还要组织大家去拍一些照片,搞一些创作,配合政府搞一些宣传活动,自从负责协会工作以来,先解决了办公地点问题,成立了“摄友之家”,配备了爱普生高清宽幅输出设备,设立了摄影交流室、图书阅览室、人像拍摄棚,通过这个阵地培养摄影人才,更好地创作精品,服务社会。
张悦:您会关注摄影理论吗?在国内外摄影家当中,您最喜欢谁的作品?有没有受到哪位摄影家和其作品的影响?
赵守军:是的,会关注。比如布列松、马克·吕布等大师的理论性文章,尤其是他们关注中国社会状态的照片,对我来说很受启发。
国内的像著名摄影家朱宪民关于黄河的摄影专题对我影响很大。贺延光拍摄的SARS病房的一张照片,令我非常震撼,最近我买了他一本新出版的《边走边拍》纪实摄影作品集,这本作品集是他完成采访任务之后,随性拍的一些百姓日常真实生活的作品,确实是非常棒的一本书,值得慢慢品读。此外,著名摄影家王文澜拍摄城市纪实的一些影像,特别是他的一些很早期的人文纪实作品,对我启发也很大。
我身边的摄影家,当地的摄影群体,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我,并给与我很多指导,少走了很多弯路,启发我深入去拍摄一些更深层次的影像。
张悦:您的作品除了发表、参赛、出版画册,还有别的什么呈现方式吗?
赵守军:我经常在“纪实影社”平台发表摄影专题,如《中国斑马线》这本纪实摄影作品集推送和销售,其他几个摄影专题也在此平台刊发。另外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中国摄影家》《山东画报》等报刊也发表过一些作品。通过参与这些平台的发表,激发自己更多的创作热情,确认正确的拍摄方向。作品还参加过“北京国际摄影周”“平遥国际摄影节”,近期我的“城市速写” 还要参加“丽水国际摄影节”展览,接受专家和大众的点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城市速写》专题
2010年6月27曰
山东淄川
三个年轻人正在影视灯架上观看演出
《城市速写》专题
2010年7月22日
山东济南
走过泉城广场的建筑工人
《城市速写》专题
2015年5月5曰
山东济南恒隆广场前
戴着防毒面具拍摄纪录片的演员
《城市速写》专题
2018年3月31日
山东济南芙蓉街
网红正在直播
张悦:我看到有评论文章说,您的城市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突显它的价值,也有人说您更像一个挖井的人,在摄影创作中挖了一口很深的井。那么您认为自己的哪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凸显它的价值?哪部作品又可称之为一口深井,深到什么程度?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赵守军:挖井之说,是我熟识的一位诗人、评论家张方明点评我的摄影专题“谋生空间”时提到的,我的专题和他的点评曾发表在《人民摄影》。
城市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凸显它的价值。主要是城市的变化突飞猛进,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所以,真正反映现实状态的纪实影像,与社会变化的速度是成正比的。时代发展越快,摄影记录和定格的生活瞬间,越有见证和比照的价值。我的“中国斑马线”“谋生空间”“城市速写”“方寸地摊”等专题,我认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凸显它的记录价值。
另外,纪实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记录真实,不同于新闻摄影的取向,或颂扬、或批评。纪实摄影所拍题材的价值,在于镜头所撷取的人文状态瞬间的真实记录,其内容自有褒贬性。今年我的一组“城市速写”组照,已入选29届国展公示作品,有人提出照片里的单车载人、滑板上路、高空作业未戴安全帽等,属违章行为,入选作品被撤销。我且以为,这也是一种对纪实作品的偏见和误解。画面里的违章行为正是日常所见,真实记录生活的瞬间,不是摆拍造假。日常一些熟视无睹的现象,恰恰是人文纪实的要素。作品内容的本身不是宣传和倡导,也不是批评警示,就是现实生活状态瞬间的客观、真实的记录,让读图人从中去观察、去诠释、去思索。如果点题这是违章行为,作品的内涵就肤浅了,就归属为新闻类别了。如果凡是违章违法行为的现象不能作为社会人文记录,试想这纪实的真实性怎么取舍?那些拍吸毒的、拍矿难的、拍环境污染的、拍社会问题、拍战争等题材的社会记录类的作品,怎么去理解呢?
张悦:您认为您现有的作品,哪些比较有厚度和深度?
赵守军:也不能说我的作品有多么高的厚度和多么深的深度,但是我的“水泥汉子”“中国斑马线”“城市速写”“谋生空间”都是长期关注的创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今后我还会努力坚持拍好它。
张悦:我看到新华社记者刘宇早在十年前对您的一篇报道中讲到,很多摄影师都热衷于上西藏、下海南,到处去摄影,您却始终坚持立足本土,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底层人物。但我看到近年来,您的不少作品都涉及着北京、天津、上海、陕西、山西、山东、浙江等地域文化,可以谈谈当年的立足本土和如今异地创作的变化以及相关选题吗?
赵守军:那时我的“茫然之间”摄影专题,经《济南日报》江浩老师联系,请刘宇老师写的评论,“风景在别处 精彩在身边”整版刊发在2012年10月31日的《人民摄影》报上,受教受益。启发很大!现在的异地创作与工作条件的变化有关,也与摄影思维有关。因工作关系,我常驻济南,因业务经常天南海北的出差,工作之余就顺便近水楼台,拍了些照片,并非是有意为之而转移离开本土。无论本土还是异地,创作的思路、立意、视觉不会变,变得是固有思路、立意、视觉的前提下,视野的开阔,覆盖面的拓展。
张悦:近年来,您的作品入选了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作品大展,这是很多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以及渴望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同仁所羡慕和期待的事情,那么您是怎么做到一次次入选这些国家级展览的?在你看来是题材为上,还是艺术至上?可以和广大影友分享一下您的参赛经验吗?
赵守军:没什么经验可谈,运气的成分多一些,真的。
我谈一下拍摄入选第八届国际影展的作品吧。那是在1995年12月份,当地影友,日报摄影记者约我去淄川区太河镇城子村享誉“蒜黄之乡”去采风。清晨,天刚放亮,正是蒜黄销售时刻,家乡的上千户农民在冬季利用地下温泉水培植蒜黄,喜获丰收。蒜黄销往全国各地,大江南北,每户家庭收入都已过万元。当时我用的相机是美能达700,日本富士彩色胶卷,用了2支胶记录拍下了繁忙的丰收景象。我从中选取一幅,起名“昔日荒沙滩 今日金沙滩”,先后在全国“莱卡杯”摄影大赛上获得银奖,第六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大赛三等奖。1997年入选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展,1998有幸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昔日荒沙滩,今日金沙滩》
1995年12月
山东淄博淄川区太河镇城子村
村民正在冲洗蒜黄
说投稿的运气因素多一些,这是真的。摄影从根上说,初心并不是为获奖出名而摄影,也不敢妄想。这就是个喜欢、爱好、兴趣,接触多了,看多了,拍多了,尤其接触到业界一些真才实学的前辈老师,加上他们的作品示范,思路引领。看到他们作品好在哪里,自己的作品差在哪里,有了这一点,就能自然而然的提高和进步。这一点看似简单,真正弄明白需要不懈的努力。
我真的有种感觉,就是老感觉自己的作品总是差着一些东西,或许这也是种自励的动力和紧迫感。
《手机时代》
2017年8月8日
第五届世界摄影(FIAP)大会在济南举行
开幕式上吸引了无数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
“低头族”“机不离身”
已经成为 “手机时代的真实写照”
“手机时代”入选27届国展,作品参加中国第十三届摄影艺术节,又受邀参加中国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
张悦:您作为山东省淄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淄川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为当地摄影事业的发展都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
赵守军:做为一名基层协会负责人,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新人、年轻人、摄影骨干,提高会员摄影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创作出更有质量的摄影作品。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指请有影响的摄影家来我们协会讲课,并评说会员的作品;“走出去”就是参加各类摄影节、国际摄影节大展,观摩学习有影响的摄影大师展、进行多层的交流。此外,我们还会组织会员外出采风、举办摄影活动和比赛,比如近期我们就举办了“般阳四季”“喜迎二十大 光影新淄川”“关注水保 节约用水”等摄影大赛。
第二就是利用协会这个阵地发挥摄影师这个优势,配合所在地域做好摄影的宣传服务工作,讲好淄博故事,推动地区文化建设发展。为此,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摄影骨干30人,利用近2年时间拍摄国家级、省级古村落54个,并结集出版发行《淄川区传统村落》,这本书文图并茂,历史性完整记录和呈现了古村落,极具文献价值,受到业界和大众好评。
张悦: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希望在您带领下的淄博市淄川区摄影家协会更加辉煌,也预祝您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给我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