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像素、三摄镜头、专业模式、微云台……随着手机摄影性能越来越强,相机逐渐从数码三大件变成了小众发烧器材。相机无用论伴随着手机拍摄性能的提升,一次次的被人所提及,也算是老生常谈了。那么在手机摄影时代,相机真的可以被替代吗?笔者的看法是:相机依然不可替代,因为在摄影性能上两者差距非常明显。
相机在画质上的优势
目前手机上使用的图像传感器面积都在一英寸以下,大多数产品使用1/1.8或1/2.3英寸规格的传感器,与目前相机上使用的大尺寸传感器在性能上相差甚远。在传感器面积小的情况下, 像素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画质的提升,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像素之间的互相干扰。
不同尺寸传感器之间的比例对比(非实际尺寸)
相机方面,使用一英寸以下传感器的机型已经被淘汰,一英寸产品也基本上边缘化。使用APS-C画幅、全画幅甚至是中画幅传感器的相机,才是影像市场的主力产品。大尺寸传感器带来的提升绝不仅仅是像素更高,配合专为影像处理研发的芯片,画质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高像素相机的细节表现(将红框区域百分百放大)
现在大部分手机的色彩表现有些修饰过度,并非秋高气爽也能拍出蓝天白云的感觉。这方面,相机和手机的色彩倾向是完全不一样的,相机偏重于忠实还原色彩层次上也更加丰富。就像下面这张照片上所呈现的天空和草地,对色彩的忠实还原和更多的层次,为后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机JPEG格式直出色彩
在面对大光比拍摄环境时,手机通过软件算法与智能合成来兼顾画面中的亮部与暗部细节表现和色彩呈现。相机则通过大尺寸传感器和记录RAW格式文件来实现照片的高宽容度。通过后期调整RAW格式文件,相机在面对大光比环境时极限更高,可以极大的提升拍摄成功率。
相机拍摄的大光比环境原始照片
后期调整后
大尺寸传感器单个像素面积更大,像素间的干扰也更小,可以输出更为纯净的画面,特别是在弱光、夜景环境下。即使为了保证正确的曝光,使用高感光度来拍摄也可以获得细节丰富且纯净的画面。
全画幅单反拍摄夜景照片
不同感光度下的细节和色彩表现
上面的夜景照片是使用全画幅相机拍摄的,将画面局部百分百放大,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使用***高ISO 51200的感光度拍摄,画面细节和纯净度上也还是可用的,不要忘记这可是百分百放大后的效果。
因为体积、功耗等问题,手机的传感器不可能做的太大。一英寸传感器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所能搭载的极限尺寸了。传感器的限制决定了手机成像的天花板,虽然可以用软件运算的方式弥补,但是毕竟先天不足。手机拍摄的照片放在手机屏幕上看尚可,但是如果放在更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上看或者打印出来就不太理想了。
相机的对焦性能上的优势
在面对相对静止的画面时,相机和手机在对焦速度和精度上的差距还不是特别明显,至少感觉上是这样的。但如果面对运动画面时相机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更快的对焦速度以及更低的快门时滞,让相机可以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
即使面对高速飞翔的鸟类,专业相机的对焦系统依然精准无比。
另外,现在相机不仅单次对焦速度更快更精准,而且连续对焦的性能也是手机所不能比的。使用手机你按住快门不放可以进行连拍,但是这些连拍并不具备追焦功能,面对快速移动的主体是无能为力的。而目前***快的相机连拍速度可以达到20甚至是30张/秒,且是连续追焦下的拍摄,连拍续航性能也可达到上百张。
相机高速连拍GIF动图
每一张照片焦点都是锁定在主体上
手机在拍摄静止画面时对焦性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在面对运动题材的拍摄时,与相机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相机在镜头上的优势
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相机可以更换不同种类的镜头。风光用超广角、打鸟用长焦、拍人大光圈。而目前虽然手机上三摄镜头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但是无论是焦段、光圈都和相机镜头是无法比的。而且手机上拍摄出来的背景虚化效果,也都是通过软件算法生成的,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就会出现问题。
手机上的三摄像头配置只能说勉强可用
专业镜头才能让你任意发挥创意
大光圈定焦镜头提供柔美的焦外虚化
不同光圈下的焦外变化非常自然
手机面对复杂场景时,虚化算法会出错
互相融合各有优势
前面我们说了相机相对于手机在拍摄上的核心优势,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相机还是无可替代的。但两者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相取长补短。普通消费者借由手机拍照对摄影感兴趣,从而购置专业相机的大有人在。而职业摄影师日常记录生活的主要拍照工具也是手机。
专业器材的操控也可以和手机一样的简单
手机的拍摄越来越向专业化靠拢,比如全手动的拍摄模式,独立的两段式快门按键。而相机的拍摄也更加的简单智能,触控屏幕让操作更加的简单,内置无线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将照片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分享,专业的相机也逐渐手机化。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手机的拍摄性能确实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要,但若是就此认为相机已经无用就显得过于武断和短浅了。专精摄影的专业工具面对身兼数职的手机来说,单就摄影这一领域来说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现阶段依然无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