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展览多多少少总能有点受益,如果您一年到头有机会看的就是三五个展览,那不用取舍,二话不说全部看了再说。但是对于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影友来说,现在可看的展览实在太多,看展的时间精力又很有限,真心是浪费不起。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把那些浪费时间精力的展览淘汰出局,才能让看展这件事情的回报率最高。
那么,我们怎么去选择一个展览呢?其实供你作为选择依据的信息并不复杂,归纳起来只有五点:
时间、地点、作者、策展人、主题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做说明吧:
通过时间选展览
其实时间对展览水平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只提醒大家一件事——不要用开幕式看展!
通常一个展览,开幕式的人数最多。来宾多了是主办方的面子,所以对于重要人士,主办方会下请柬认认真真去请。对于一般影友,也会打广告写公号群发短信去招呼。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交场合,大家的主要目的是见见老朋友握握手,最好晚上再约个小酒,彼此刷新一下存在感。这件事乃是摄影公关的基本方式——看见没有,明白人根本就不是奔着看展览去的。
但是说到纯粹的、以学习为目的“观展”,这是最差的时间选择。观展需要气氛、需要静心,在一个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大PARTY上,想透过人流真正看清一张照片都很难。而且周围人都在搞社交,你的心也会一直处在浮躁当中。要在这样的气氛里把握到一个展览的妙处、体会出作者和策展人的用心,我觉得上帝他老人家本人来了,恐怕也很难做到吧?
通过地点选展览
虽然摄影展览的场所已经多种多样,但是我顽固的认为,在“常规”情况下,专业场馆仍然是最好的选择。观展最大的优势是能够保持专注,那我们当然是在能够保证专注的地方观展。专业展场的视觉、灯光、声音种种设计,都是避免让读者分神,尽量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展览本身。而且有意识去专业展馆的读者,整体素质也比较好,不会打扰到你观展。
离开专门的展场,近年来有些展览放在特殊的环境,比如798的工厂或者平遥的县衙,包括我在上一篇说到的潘庄村村委会,由于作品能和环境结合起来,而且环境实际还是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展览区域,足以营造出看展的纯粹氛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正规展馆能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气场”,这是其他展示场地不能比拟的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展览简单放在商场、公园、大街上,观展效果就差了很多。因为这些地方本身环境里就有很多和展品无关的视觉元素(在王府井办展,百货大楼你又用不上,又不可能挡住,只能任由他“捣乱”)和影响注意力的声音元素,对于“静心读图”损害巨大。当然,这样的展览主要着眼于传播力,有人看到才是王道。站在观光客的角度上,逛逛王府井还能看画,无疑也增加了情趣。但对于以学习为目的摄影人来说,就不是学习提高的好选择啦!
通过作者选展览
一个展览的作者,具体来分无非是三种情况:个人展、联展、主题展,我们推出一个简单的公示:
个人展>主题展>小型联展>大型联展
个人展在所有展览中,比重是最小的,从学习角度来看,优秀的个展也是最有帮助的。个展可以展示一个摄影师的思维特点,最容易抽象出“干货”来。而且个展能梳理摄影师水平逐渐进步的发展脉络,在观看个展的时候,即使是个别照片质量不好,只要你能从中发现摄影师在某一个阶段的探索过程,也是有帮助的。当然,过去只有高水平的摄影家敢办个展,现在不要脸的人多了,有时候会鱼目混珠。这也不怕,观展之前从网上看看他的基本信息,对水平就心中有数了。
所谓主题展,是按照某个主题组织展览,不刻意强调某位作者个性。由于主题展有相对严格的选片机制,作品的水平相对整齐、特色相对集中,做出高水平的案例很多。虽然看不出一个人的发展脉络,但是能将不同作者的风格纳入同一个体系之下,也能看出很多策展的功夫。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主题展哪怕水平再高,很多时候都不免混进去烂片。最近在做黛安阿勃丝的工作,看到一个有趣的例子:在1955年MOMA的《人类一家》摄影展当中,主办方从几万张作品里选择了500张,过程精挑细选残酷无比。但就是这样,黛安和丈夫艾伦唯一一张入选最终展览的作品,貌似纪实,其实却是摆拍的,而且摆的毫无逻辑荒唐可笑,这件事给黛安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看主题展一定要有“一分为二”的态度,如果觉得某件展品出奇的不好,那未必真是你水平低啊!
《人类一家》展览现场,这个展览选片真心很用心了,但还是杜绝不了鱼目混珠的现象
至于“联展”,则是根据某个共同点,寻定一些作者,每人展出一个小单元。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什么展览:
参加的人越少,每个人之间的相同点越多,每个人独立展示的空间越大。
参加的人越多,每个人之间的相同点越少,每个人的独立展示空间越小。
按照这个道理,三五人联合的展览,还能比较好的保证作品水平、体现作者个性,也有较大的空间策划展览方式,所以小型联展产生了不少精品。但是另一方面,大型联展要做好,就实在很难了。看过一个“某某地区百名摄影家联展”,参与的人这么多,作者之间水平差距很大,而且作品展示顺序是作者的姓氏笔画(不然这么多人摆不平),基本上没有“策”的空间——凑合着看吧!
通过策展人选展览
比起庞大的作者队伍,策展人的数量相当稀缺。影友能看到的策展人名单,其实也只有三类:
一是“著名”策展人,这样的人全国数一数也就是一二十人,大家都熟悉,我就不点名了。反正看见有些名字,去看看肯定不吃亏。
二是“职业”策展人,名声可能没有那么大(特别是一些留学回来的年轻人,混圈子的能力极差,大众基本上没听过),但是在网上稍微一查(互联网真是个去伪存真的好东西),就能找到他们的专业背景、从业经历。只要求学和从业的经历过硬,手里一定是有些真功夫的,至少在影友这个层级上,基本都能学到东西。
三是“找不着”策展人,就是名字你不知道、网上查不着,这就难说了。策展不同于拍摄,拍摄有“天才偶得”这种事,策展就算真是天才,也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实践。所以完全“找不着”的策展人,其实是有些可疑的。
还有关于“领导/企业家”担任策展人的情况,如果人家名字下面还有一位著名策展人,那就是为了给面子,挺好。如果这位“领导/企业家”是独任策展人,您……掩面而逃就可以啦!
通过主题选展览
这段话呢,也对也不对。在选择展览主题的时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相对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擅长不擅长的领域。你不可能选择所有的拍摄领域,所以也不必要学习所有的领域。选择展览首先要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熟悉、擅长、愿意发展下去的内容。比如最近两年国家喜事多,“四十年摄影展”和“七十年摄影展”各地办了很多。如果您像我是关注社会生活、喜爱纪实摄影,还有点喜欢历史的影友,那是您的宝库,无论是作品合适组织形式都能学很多(具体怎么学,我们下一讲说)。可是您性格散淡酷爱光影效果(比如何藩老师那一套),这个展览对您来说岂止是没啥收获,可能都看不下去。这就像相信,姑娘都是好姑娘,不合眼缘也不能强行睡一个炕,一定要选上那个可心的。
何藩老师作品。如果您偏爱这样的风格,偏向于社会新闻突发事件照片的展览,确实可以不专门去看了
但是,一旦选定了一个领域或者主题,前面的留言都是对的了。无论哪个领域,水平越高、思想越深、技能越巧,理解起来就越难。任何一个方向上真正的高水平展览,学习起来一定是有难度的。这时候千万不能“知难而退”,一退就回不来啦!一定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解决一些舒适区之外的问题,才能学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