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的婚博会历经8年的发展,概念已经越来越广,以宣传婚纱婚庆的时尚元素及新兴理念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为中心的婚博会,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结婚产业的第一规模大展。但正是因为婚博会的概念变得宽广,鱼龙混杂的事情也逐年增多。尤其在近两年,婚博会已经成为乱象丛生的代名词,签单无保证、现场无秩序。
婚庆市场的壮大也是在市场经济带动下的突然“爆发”,针对婚庆婚博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去完善。法律界人士称:“法规跟不上发展,监管更无从谈起。2014年的改革,不知道有关部门能不能抽空把大家这‘人生大事’也给关怀一下?”
“慢一点儿”,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建议。因为举办频繁而影响展会质量,已经在各种投诉中显出端倪。北京一家婚庆公司负责人称,婚博会主要就是拼价格,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开出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价位,商家没有利润可赚时就无法保证服务质量,没有得到很好服务的消费者去投诉,最后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又是一年春好时。天气回暖,万物新生。不少有情人选择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携手走入婚姻殿堂,于是春天也成了各地婚博会的“开张”季节。
其实2005年婚博会诞生初期的时候,只是各地举办的以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婚宴场地、婚纱礼服为主题的展览会。然而婚博会历经8年的发展,概念已经越来越广,包括结婚相关的边缘服务,如房屋装修、新婚家电、新婚家具、新娘化妆等等,以宣传婚纱婚庆的时尚元素及新兴理念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为中心的婚博会,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结婚产业的第一规模大展。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中国结婚市场发展调查报告》,也成为中国政府和海内外了解中国结婚产业的权威数据分析资讯。
但正是因为婚博会的概念变得宽广,鱼龙混杂的事情也逐年增多。尤其在近两年,婚博会已经成为乱象丛生的代名词,签单无保证、现场无秩序,有网友调侃:拿着买金的钱,挤的民工的场。揣着公主的梦,试的菜场的纱。批注:婚博有风险,参加需谨慎。
随着北上广武传统婚博会近日拉开帷幕,我们来盘点下参加婚博会为什么需要“慎入”的几大乱象。
乱象一:警惕“戏班子”索赔无门
参加婚博会的婚庆公司特别多,有时候难免遇上“戏班子”公司。这类公司一般都是看着表面风光,各种“金牌司仪”、“品质服务”应有尽有,实际上却是半路出家,连工作人员都是在别的婚庆公司“挂靠”,婚博会上临时凑一“草台戏班子”的。
广州的任小姐2月份结婚,之前一直迷信婚博会,早在提前半年就在婚博会上订好了一家婚庆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向任小姐展示了他们以前举办婚礼的照片和录像带,并一再标榜他们的婚礼策划、现场布置能力及拥有广州著名的金牌司仪等。任小姐看样看得很开心,最终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套8888元的套餐。
但让任小姐万万没想到的是,婚礼当天,婚庆公司所承诺的各种服务都打了折扣,甚至订好的10辆婚车只来了8辆,现场的布置也与她曾经看样时不符。“更要命的是烛台和香槟塔都斜了,香槟有一小半都没有流到。没有喝到的客人很尴尬。”任小姐如是说。
事后了解才得知,这家婚庆公司展示的样片都是剽窃其他知名婚庆公司的,而所谓“金牌司仪”也根本没有相关行业机构的认证,甚至没有固定的服务人员,就连设备、摄像摄影、车辆,都是“挂靠”。纯粹是“混”婚博会的戏班子。
一辈子的大事搞得不欢而散,任小姐自然去向婚庆公司索赔,但因为当初没有有效合同,婚庆公司在同意赔偿后,只是象征性地赔偿了一点点钱就完事。
乱象二:警惕“甜蜜消费”挖坑
这也是时下最为消费者诟病的现象之一。婚博会上,大多会出现“套餐促销”。比如原价1万多元的套餐,在婚博会上只售4999元之类的标价。“小蜜蜂”们卖劲地吆喝,把顾客让到自己展台中去。很多消费者在吆喝中晕头转向就去问问便宜,婚庆公司会告诉你各种“让利、赠品、活动”,总之会让你觉得占了多大便宜。
“事实上却是暴利。比如一个8000元的单子,公司的利润能在6500元左右。因为所谓纱蔓背景、路引和烛台,类似这些道具都是一次性投入,却能重复利用。烛台一般都是使过的旧蜡烛。也会让你为司仪环节‘个性台词’加钱,但说白了一套台词换个名字就可以应付很多新人。再比如设备,假如当时承诺婚礼摄像是‘高清’,加钱之后承诺用高档机器,但是等到制作出来以后你就发现,还是一般效果。”山西一位去年刚刚为“甜蜜消费”埋完单的“施主”对记者如是说。事实上,这位精明的太原小老板在参加完婚博会后觉得苗头不对,又去这家婚庆公司为其他新人办的婚礼现场去看过后,果断退款。哪怕因此损失了一大半定金。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婚庆服务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婚庆这一块不要做无谓的花费。目前大小婚庆公司运作是一模一样的,要看他能做出什么效果。能不加钱的坚决不要加,以免落入“甜蜜陷阱”。委托婚庆公司代购商品的时候也要对方提供一些购物清单、商品合格证,像一些数量比较大、价值比较高的商品,比如说烟酒,最好还是自己购买,避免买到假货。
乱象三:警惕“抽奖惊喜”
去年备受诟病的杭州婚博会被披露出一堆问题之后,乱象依然存在。有细心的网友发帖称,之前去某家影楼看好了一款“巴厘岛套餐”,5999元。但在婚博会上,再去看,同样的套餐标价6999元,还说是“促销”。问询之后得到的回答是多了许多赠品,但网友经过比对,全部赠品加起来还没有500元。而且婚博会上的影楼说店里的那款套餐已经“调整”,没有了。
除了这种“明降暗涨”是婚博会上不良商家常用伎俩之外,“抽奖惊喜”也频频击中消费者贪小便宜的软肋。
沈女士和先生在北京婚博会上某家影楼展区遭遇“小蜜蜂”围追堵截后,原本只是过来“问问价格、看看行情”,结果被告知“进店有礼”,能免费抽奖。没想到还“抽中”了一个“二等奖”,是一套一米多的水晶相框。沈女士知道这种相框市场价的确好几百,就有一些动心。但商家说,必须当日下单,交了订金后才能带走奖品。犹豫再三,沈女士被销售经理“反正早晚都要定”的言语打动,选了一款5999元的套餐,交了1500元订金后抱着相框离开。
事后回家清算却发现,套餐比实体店售价高了近1000多元,即使加上“奖品”,依然“亏大了”。贪小便宜吃大亏,是参加过婚博会的许多消费者的感慨。
原因:常年法规监管缺失
当一些城市的婚博会变成许多商家的“联名炒作”和过度牟利,业内人士也开始反思法律监管的缺失。
成都婚庆管理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尤其在选择婚庆公司时一定不要轻信公司营销宣传的一面之词,签好服务合同是关键。如果有问题,及时向消协等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另外在付款的时候还是要分两笔支付,不要轻信‘一次性付清给大幅度优惠’的话,最好是提前押一部分钱,到了婚礼完成,你觉得比较满意之后再付余款。将损失降到最低。”
刚刚过去的“3·15”,记者通过消费者维权平台了解到,关于婚博会的投诉在逐年上升中。但最后解决问题的概率却非常小。为什么婚博会维权这么困难呢?
“婚庆市场由于双方签订的服务合同不规范,或者只有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从而导致问题丛生。”济南市婚姻协会秘书长高成涛介绍说,一些婚庆公司只是与顾客签订“协议书”,而在填写“协议书”时,根本没有具体约定,一旦因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发生纠纷,消费者没有依据。
婚庆市场的壮大也是在市场经济带动下的突然“爆发”,针对婚庆婚博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去完善。法律界人士称:“法规跟不上发展,监管更无从谈起。2014年的改革,不知道有关部门能不能抽空把大家这‘人生大事’也给关怀一下?”
解决:婚博发展要放缓脚步
当然,乱象只是婚博会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遵纪守法想要借助婚博会扩大自己品牌影响力的商家也是有苦难言。
比如刚到3月,湖北的婚博会已经搞得如火如荼。武汉婚博会、湖北婚博会、中国婚博会——商家普遍反映,随着武汉婚博会举行次数越来越频繁,相对的展会签单量却越来越低,高额的参展费用和人力投入,让商家“赶趟儿”越来越力不从心。
“我们现在是硬着挺头皮赚吆喝。参加婚博会效果越来越差,收支也不平衡。”武汉一家婚庆公司财务负责人算了笔账,“参加武汉婚博会,60平方米的展位花费2.4万元,展会现场布置、灯光、人力花费近1万元,平均每场婚博会开支约为3.5万元。而一对新人签一单的费用大概也就8000元左右,再除开成本,算下来每场婚博会都在赔钱。”
“婚博会对婚庆行业带来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消费者带来的实惠和便利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武汉婚博会举办的次数过于频繁,也不得不让人担忧。”婚庆行业协会会长董斌表示,整个婚庆市场份额就这么多,频繁举行婚博会其实就是在提前透支市场份额,对商家而言并没有带来太多利润。
“慢一点儿”,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建议。因为举办频繁而影响展会质量,已经在各种投诉中显出端倪。北京一家婚庆公司负责人称,婚博会主要就是拼价格,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开出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价位,商家没有利润可赚时就无法保证服务质量,没有得到很好服务的消费者去投诉,最后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甜蜜行当,何苦让乌烟瘴气匆忙沾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