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一家名为“xxx”的婚纱影楼突然关门,许多顾客的定金一下没了着落。后来有两家影楼站出来说愿意帮助这些顾客,答应提供同等价值的服务。尽管如此,但还是有很多顾客表示了不满。婚纱影楼的诚信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xxx”影楼突然关门歇业
“xxx”婚纱店曾经在海口小有名气,可就在今年7月底,有人发现这家婚纱店人去楼空。8月1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店大门紧锁,但往窗内望去,店内设施却一点没动。门上贴了一张通知,上面写着:“因本店近期要装修,现暂时不安排拍摄”,并在后面留下了联系电话。但记者却始终无法拨通该电话号码。
一位市民说,去年12月,“xxx”婚纱店在明珠广场做促销活动,承诺在顾客支付定金后的1年时间内随时可来店里拍照。他当时交了500元定金,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想在方便的时候再来拍照。可前一段时间,当他再次来到“xxx”婚纱店,却发现已经关门歇业。
据了解,有近30位市民已向该店交了较大数额的拍摄定金,有的甚至交了全额,据了解,有近30位市民已向该店交了较大数额的拍摄定金,有的甚至交了全额,加起来一共有四五万元。还有很多只交了小额定金的顾客,因为金额较小,只好自认倒霉,总金额更是无从统计。
影楼玩“蒸发”不是首例
据业内人士称,“xxx”是国内经营婚纱摄影业务的连锁企业,而海口的“xxx”是由两位老板合作开设的,属于买断式经营。突然停止拍摄是因为两位合伙人在业务方面的意见不和引发的。并且早在7月15日,该店已经在海口工商部门登记注销。对于这位业内人士的说法,记者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但是据交纳了定金的顾客称,从停止拍摄到现在,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该店仍然没有恢复营业。
在海口,“xxx”不是第一家“蒸发”的婚纱摄影店,早在2004年,海口某大型婚纱店突然关门停业,顾客手中持有的该店的订金收据单成了一张废纸。虽然当时海口两家婚纱店及时表示愿为该店留下的客人继续提供服务,但还是让一些顾客遭受了损失。
婚纱影楼的利润算盘
近几年,海口的婚纱店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在价格战横行的今天,影楼靠什么赚钱呢?今年5月份刚结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拍摄婚纱照时影楼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1388元就能拍摄一整套相片,包括化妆、礼服在内。可等他最后结账时却发现一共花费了4000多元。中间2000多元的差额到底是怎样计算的?
业内人士介绍说,影楼的广告往往只突出相册、相框等费用,而忽略其他的方面,婚纱影楼的“小算盘”就是从这里来的。在顾客拍摄婚纱照时,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况:1、推销产品。化妆师在给消费者化妆的过程中,会极力推荐诸如假睫毛、美甲、精华素等一些辅助产品。这些并不包括在广告中,自然增加了收费。2、多卖底片。除了广告中做影集的照片,其他的照片底片,需要消费者以每张20-30元的价格购回。3、“免费”做诱饵。婚纱店提供的免费婚纱,多数是旧的婚纱,如果想要新款的、样式时尚的,则需要另外付钱,租借费从800元至1500元不等。4、收加班费。以化妆师上班时间晚为借口,要求顾客另付150元-200元不等的加班费。
海口影楼品质良莠不齐
正是在这种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海口的影楼越来越多,大家争先恐后地抢夺这块大蛋糕,从马背上摔下来的自然不在少数。现在海口的婚纱影楼历史越久的往往是一些大品牌,很多没有名气的小影楼往往是开张后不久,就因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淘汰。
据了解,许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降低服务为条件。在一家影楼中,记者看到,该店并没有有关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店里陈列的婚纱领口、袖口和下摆处均有点点污渍。当记者向服务员询问时,服务小姐居然说没关系的,反正是穿一次就不穿了。相反的是,记者在另一家影楼看到,店内的婚纱一律用防尘罩罩着,不允许人随便触摸。服务小姐向记者解释说,他们的婚纱是穿一次就干洗一次的,而且还要消毒。
影楼行业缺乏监管机制
有关专家表示,海口“xxx”事件并不只代表了一家影楼,而是一个行业的一种现象,婚纱影楼之所以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是因为现在对其还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果顾客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如找个体工商开办人或公司股东寻求经济赔偿。像海口“xxx”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无信用行为,这种事在国外一般会在违反信用一方的信用账户上记录污点,但由于国内诚信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尚有许多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