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楼呼唤人才
十年前,一位港台老板到大陆考察,拟投资开办百家影楼连锁店,结果,店面不缺,因为各大中城市都能够找到繁华的商业地带开店,但是,他的计划仍然落空了,何故?只因中国虽有人口十二亿,但是要寻百家影楼的合格员工,却没有着落。
一个成功的影楼,是由四根人才栋梁支撑的:经营者(经理、后期美工师,整体运作、化妆师、摄影师、后期美工师,整体运作,环环相扣,环环重要,诸方面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才可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求得发展,然而,在茫茫的人海中,要寻找这四方面理想人选时,眼前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是因为影楼业几乎是一项新兴的行业,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上道者个个称霸,有如诸候混战,缺乏权威指导,缺乏经验积累,谁优谁劣,各执一词,难加分分辨,目前国内尚未有一所专门培养影楼人才的正规学校,更没有相应的教学体系,教学设备、系统教材和分工明确的师资,这都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的素质。
然而,市场的大量需求是活生生的现实。
仅仅在十年间,为春风杨柳到处生根,如寸后春笋拔节生长,大江南北的大中小城镇,一下子冒出近二十万家影楼,但是,这大小不同、档次不同的众多影楼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才匮乏,都急需精通市场的经理,急需精通造型的化妆师,急需技艺精湛的摄影师,急需锦上添花的美工师,这种急需是几十万,上百万,哪里去找,哪里去寻这些天兵天将?
影楼急需人才,影楼呼唤人才。
培训现状面面观
面临影楼对人才的渴求,于是,各式各样的培训便应运而生。
十年前,影楼业刚兴起时,名家的大型讲座,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聚集一起聆听经验传授,曾是当时的一大景观,当时有些国内摄影名师经验丰富,为人亲切又擅长表达,听他们的讲座不仅是学习,更是一种享受,老师们成为当时被上道者们的偶像,稍后,港台的各种专家也陆续开始在大江南北讲学。
这些讲座是十分必要的,它闪为从业者们作了最初的指引,是对白手起家者们的启蒙教育。
然而,影楼业并非一般的商业站类,也并非一种单纯的技术操作,消费需求的也不是单一的样片操作,消费需求的也不是单一的样片模式,从经营到拍摄,从技术到艺术,从模式到创造,业务人员都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这是影楼生存的必需,更是影楼发展的必需,这就需要开办相应的学习场所。提供学习机会。
认识是共同的,因此,几乎同时,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陆续办起了近百家各类的影楼培训班。
有的以函授为主,间或有名家讲座及实际操作训练,有的以店堂为教室,边实习边讲解,把“师傅带徙弟”的方式引进培训:有的成立了学校,但都是短期培训。走速成教育之路,有的采取封闭式强化训练,十天半个月,让你从不会到会,从不敢开店到敢于支撑门面,有的注重知识的广泛性,方方面面,点到为止,把大量业务训练放在结业后的自我进修中,有的则细分内容,或培训经营者,或培养化妆师,或培养摄影师,或培养美工师,而其中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于是又出现了一带一(学一门带一门)、一带二、一带三的一专多能的培训形式。
由于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和从业者的急于求成的心态,现在各培训班的经营收费普遍偏高,然而因为实用因为立午见影,所以每当培训旺季(影楼淡季),各培训班依然是门庭若市,见状着实让人感动,应当说,这些培训班也确实帮助了影楼对人才的急需。
如果说,有一、二十年历史的影楼是新生事物的话,那么,只有几的经历的影楼培训业只能称之为破土初萌的幼芽,幼稚和不足也是必然的,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大家的即时的关注,并加以解决和提高。
一、缺乏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学术标准。
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是人才科学,是知与行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的影楼培训,大都局限技艺点而忽视素质面,因此,随意式的讲课,应变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这样的学习缺乏功底与后劲。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一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成为中流砥柱,影楼培训,需要一批专职教师,他们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经验,既满腹经纶又出手不凡,不但自己有技能,而且善于表达,然而,现在培训班的教师专职的少,兼职的多,文武双全的少,只有经验缺乏理论的多,于是在知识技能传授中,知识断档,重复讲授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缺乏可信的培训标准
初看招生广告颇令人心动,似乎经过培训,便会发生命运的转折,但结业之时,该掌握的东西是否学会,该达到的标准是否达到,教者与学者心里都没数,有些手持结业证书,甚至是国家承认的技术职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就业时仍很困难,此种情况多了,同样令人们对影楼培训业的真伪优劣,打上了一个问号。
四、缺乏协调合作与共同提高
影楼培训,既是商业又是人才教育,不应完全套用商业的竞争模式而应该有文化交流、业务探讨的内容,培训机构就定期研究市场定位,交流经验,通报业务,以求在竞争中共同提高。
关于未来的设想
影楼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
未来影楼业的繁荣和兴旺,根本在于有一支上百万人的素质高、专业精、创新意识强的人才队伍。
首先,是各影楼的自身培训,且不要说现在的影楼从业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功底低、素质低、文化欠缺,在现代企业中,如奔驰、索尼这样的企业巨人,也都把员工的培训放在第一位,奔驰每年要抽调六千名员脱产再学习,索尼把继续教育作为公司的常年规划,应该说,有美好未来的影楼,都应该是一所学校,除了有经营计划、管理计划、服务计划、发展计划,还应该有培训计划,员工水准的提高,意味着企业水准的提高,声誉的提高,利润的的提高,这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投入与增加,现在有些成功的影楼都把员工培训看作企业发展的关键,每年的培训井井有条,从声势上、实际提高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影楼的双赢战略。
其次,社会上的影楼培训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文化工程,但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各培训单位及其相关单位应努力办好以下几件事:
一、确定与编写影楼培训大纲及相应系列教材,将影楼培训规范化,并逐步确定影楼业务人员的技能与学术考核标准。
二、组织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并把中等技术学校、高等专业学校教师的职称标准获得国家的认可,稳定而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培训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影楼是商业又是文化,因为影楼培训应是新时代的全新教育,以素质教育取代知识教育,以技能教育取代书本教育,培养一代文武双全的新人。
四、希望有关方面投资兴办人像摄影专业科系和大学,使影楼培训全面地提升到社会文化的层面,使影楼从业者成为文化艺术的创造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影楼培训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开拓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文:韩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