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这样的领导,他在日常管理中,*喜欢“讲道理”,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去“讲道理”。当员工发生冲突时,他去讲道理;当部门之间不配合时,他会去讲道理;当下属不支持她的工作时,他也去讲道理。可是,当别人不认同他的道理时,他无奈地说:“唉,怎么都不讲道理呢?”
可是,在一次培训课堂上,一位女学员说:“领导经常给我讲道理,好像他知道的东西多,我就是不懂事的孩子,特别让人讨厌。”另外一位学员接过来说,“那是领导关心你,才会找你谈话,跟你讲道理,是为你好啊!”
这位女学员居然说:“我才不稀罕。反正他讲道理时,我是左耳进右耳出,说也白说。”
是啊,下属在听领导讲道理的时候,表面上不吭声,甚至点头、认可,实际上,他们心里早已厌烦,只不过出于尊重,不好意思让领导难堪,才忍气吞声地接受。所讲的道理对他们根本没什么作用。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果
我的职业主要是企业管理培训,多数的时间给学员讲——岂不是天天讲道理?脑海里有没有冒出“纯理论”的概念?实践却告诉我,学员们不爱听道理,除非你讲没听过的。所以,我不会总讲道理的,而是一个观念+一个故事+一个方法。
例如,有一次给企业分享《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课程,当主持人把我引上讲台后,我说的第一句话:“我是一头驴。”大家一听,顿时哄堂大笑。
接着,我说:“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头驴,一天它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小时,主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它救起来。后来,他专门去请教村长,村长亲自来现场察看,居然说:‘埋了吧’。主人愕然,以为村长也没办法了。于是,他找来村民帮忙,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一开始驴子恐慌地嚎叫,不一会儿,驴竟然安静下来,当村民把土铲到它背上时,它迅速地把土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结实。就这样,驴一点一点地升到了井口。”
讲到这里,我又说:“我现在还说我是一头驴,大家还觉得好笑吗?”在沉静片刻后,大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渐停后,我说:“我的存在就是和大家一起抖落身上的土,希望全体学员和我一样,配合我进行今天的课程安排。”这时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俗话说,“外来和尚会念经” “熟人环境无伟人”,培训师尚且要如此,何况你天天是和员工在一起。
问对问题,不用讲道理
有一个刚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对待工作十分随意。有一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企业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
这个年轻人自以为才华横溢,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方案做完了,交给上司。他的上司一看不行,又让他重新起草了一份。结果,他又用了两天时间,重新起草了一份,交给上司看了之后,虽然觉得不是特别完美,也还能用,就把它呈报给了老板。
第二天,老板让年轻人的上司把他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这是你能做的*好的方案吗?”年轻人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他,年轻人什么也没说,拿起了方案,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又修改了一遍,重新交给了老板。老板还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做到*好的方案吗?”年轻人心中还是忐忑不安,不敢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让他还是拿回去重新斟酌,认真修改。
这一次,他回到了办公室,费尽心思,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彻底地修改完后交了上去。老板看着他的眼睛,依然问的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做到的*好的方案吗?”
年轻人信心百倍地回答:“是的,我认为这是*好的方案”。老板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假如你要告诉员工“怎样才能做好某项工作”的道理时,请采取问的形式。如“请你说说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哪些思维和方法?”要知道,你陈述的道理和员工主动提出来的,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你判断员工的想法是错误时,可以这样问:“为什么你会考虑这种方式来做?如果这样做,有没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聪明的影楼老板们,这下知道该怎么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