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此篇素材来自于摄影师张瑾熙,此篇文章只是记录一下学习其后期修图的过程及思路,无作他用。
先来一个原图
再来一个修后的
分析
京剧作为国粹,自有其自身的韵味所在
此幅作品,我想将整体效果调整成高饱和的暖色调,也表达一种国粹欣欣向荣的效果
所以整体方向就是暖色调,提高对比度和饱和度,这里给其添加一种仿胶片效果会更加的有韵味,然后再塑造一种柔焦的效果来突出人物主体
修图
1-镜头校正及基础光效调整
原图为Raw,记录了原画的所有细节,所以先通过镜头校正来拉回拍摄时候因为镜头缘故而产生的畸变
基础面板部分
高光压暗一点,因为她肩膀部分稍微有点过曝了
阴影部分提亮,为了将暗部细节拉回一点
2-二次构图
京剧,国粹,毕竟是宏大的,所以我用一种16:9的宽画幅来表达这种恢弘,然后将人物的眼睛放置于画面的三分点上
3-人物修暇及液化处理
京剧有个特点就是妆容很厚,画的超级精致,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所以人物面部几乎没什么瑕疵,关于液化,把服饰等稍微规整一下就好了
4-Exposure7模拟胶片效果
将所有的图层盖印一层,然后进入Exposure 7调整面板,我这里套了一个柯达的彩色胶片效果,然后在参数面板对参数做点微调
***后对比效果如下,可以看出画面更有温度了,人物色彩也更饱满了
5-画面整体光影和氛围加强
画面左上角为镜头光晕,为高光区域,这个光晕其实挺好看的,所以我将其加强一点,右上角同时有光源的存在,也算是和左上角形成呼应,当然人物面部才是主要提亮的区域
然后画面左下角和右下角为暗部所在,所以我将其压暗
这里通过两个曲线来实现一个提亮和一个压暗来加强画面整体的光影效果
同时需要配合蒙版来实现不同区域的分区域调整
***终效果对比如下
同时为了加强氛围,这里通过色彩平衡调整工具在高光部分添加橙色调,暗部添加青蓝色(其实这一步也可以在ACR的分离色调里面完成)
然后对比如下
6-ACR统一调整
ACR真的是一个王者般的存在,简单好用还特别出效果
将所有的图层盖印一层,然后进入ACR调整面板
基础面板部分
这里只加了一点对比和清晰度,使画面更加的通透
HSL调整面板
饱和度面板
红色橙色饱和度提高,是因为人物面部妆容我想让其再浓烈点,所以做了加强
黄色降低一点,是因为环境中黄色部分,我觉得饱和低一点好看(见仁见智吧)
明亮度面板
橙黄色明度降低,是为了颜色更稳重
蓝色降低,是为了暗部更实
分离色调面板
这里没啥说的,就是再次加强高光与阴影的暖冷对比
7-柔焦效果处理
将所有图层再次盖印一层,然后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数值调到***大,让全局全部模糊掉
然后添加黑色蒙版,用白色画面工具(超大号画笔,10%不透明度,10%流量),在黑色蒙版上一层一层一层的刷过去,刷到环境的清晰度你觉得合适为止
然后再将笔刷缩小一点,在人物面部再一层一层的刷,直到把人物全部刷清晰(这里就一层层的刷,不要用高流量和高不透明度去刷)
***终对比如下(我想说,在这里,一是被公众号压缩图片,二呢,它是小的缩略图,完全看不出我营造的效果,好尴尬哟,不过在PS大图显示的时候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哟~)
8-添加质感并锐化输出
再次将所有的图层Ctrl+Shift+Alt+E盖印一层,然后再次进入ACR调整面板,这里给添加20点颗粒,小颗粒大粗糙,画面会更加的有质感
然后再复制一层,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数值设置3个像素点,然后将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然后保存输出即可~
***终输出效果如下(这里借用了一个京剧的logo)
***后再插入一个大场景的合成效果图~因为这张图大场景的合成图在后期修图的时候思路比较乱也比较的跳跃,所以我就不打算通过文章的形式来记录了
总结
1. 镜头校正及基础光效调整
2. 二次构图
3. 人物修暇及液化处理
4. Exposure 7模拟胶片效果
5. 整体光影及氛围加强
6. ACR统一调整
7. 柔焦效果塑造
8. 添加质感并锐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