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天生就是通过追求逻辑,追求确定性,进而获取安全感的生物。当难以言说,不可名状的艺术摆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我们面前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威胁”,所以不断的有人在寻找一些大师作品的规律,进行总结找一种安全感。
就像很多人讲构图:三分法、对称式、三角形构图等等,你把这些构图方式放到任何一张照片里都会找到一个可以解释的构图方法;就像你去寺庙求签一样,寺庙里的签都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你怎么解释都行,所以当事情发生了,你就觉得“真准” 。
就像央视视频讲的黄金比例一样。
此处有视频,但发不了
讲色彩的大师们或者一些出版的书籍都离不开下面这些
无非就是换换说法,改改名字而已,就像站酷包装的一位合作卖书的大师。
这些东西网络都有,大师们只是把这些网络讲的东西整合了一下,这些所谓的知识只是在大师作品里找到了一种规律,然后拿着这些规律训练那些刚刚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
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初级的训练标准,后人总结了一些前辈、大师作品的表面规律,这些规律只是总结的人认为的规律,不一定是对的规律。
色彩、构图没有书籍各种教程讲的那么繁琐,也没有那么多规矩,也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方式,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遵循视觉规律,满足我们眼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