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拍人像,许多人马上就会想起瓜子脸、长腿、大光圈。这些比较“常规”的拍法确实是不错的套路,但如果只会这样拍,未免太单调,也不利于你个人水平的提升。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是几种很有意思的“非常规”人像拍法,它们一反传统套路,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能给您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1. 半挡脸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看见戴着口罩的大眼睛女生(比如说护士),会觉得很漂亮;而当她们脱下口罩后,这种惊艳的感觉就大打折扣。
从心理学上说,当眼睛比较漂亮时,你会产生一个“漂亮”的主观认识,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你对其它看不到的部分,会自动往“美”的方向脑补。
而从摄影构图上说,这可以视为一种“框架式构图”,通过遮挡特定部分,让观众注意力更集中在剩余部分——漂亮的大眼睛上。
当然,我并不是说以后拍照你就得让模特找个口罩戴上,只是想说明,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摄影学上看,遮挡脸部都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可以用其它物件来遮挡脸部,如头发,书本,花草,甚至是模特自己的手——当然,用手的话显得有点太“做作”,效果往往没有用其它物件那么自然。
挡脸,还能在客观上让人显瘦——挡住一半,脸肯定显得更小;如果采用的是非对称遮挡,让人无法直观地顺着对称面对脸部规模进行还原,显瘦效果会更好。
使用挡脸技法,还可以针对性地对脸上的瑕疵进行遮挡。嘴太大?挡嘴。脸上有痘痘/斑/胎记?把对应部分给挡上。
这一技法*大的限制是“挑眼睛”。挡脸以后,观众注意力会更集中在模特的双眼上,如果眼睛不够大,还是不要挡脸为妙。
2. 拍背影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半挡脸法的“升级版”:眼睛不好看?脸上瑕疵多?那拍背好了!只要身材还行,会搭配衣服,再找个漂亮的环境,拍出来的照片基本都不错。
咳咳,以上纯属玩笑。拍背影并不只是因为“脸长得难看只有身材还过得去”。一般这类照片都会作为组照的一部分,和“常规”照片共同展示。它代表的是一种新风格。
大家都知道,拍黑白照更能展示物体的纹理细节,因为更引人注目的色彩被去掉了;在这点上,背影人像和黑白照有着相类似的作用原理。
拍正面人像时,观众更关心模特的相貌与表情,而更容易忽略其它东西;背影作品中无法看到模特的相貌和表情,从而更关注模特的举止、姿态和环境元素。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背影作品就很好拍。恰恰相反,要想拍好的背影作品,你需要更强的“设计感”。
你需要根据环境,设计好主题和情感氛围,再以次为基础设计好模特的衣着服饰、举止姿态;当然,你也可以根据模特当天的衣着构思主题和情感,再选择恰当的背景。
在选定场景和服饰之后,你还需要设计构图、机位、拍摄角度等一系列拍摄参数,并且可能还需要多尝试几种不同的设计,通过对比找出*佳效果。
背影作品*大的意义,就在于体现摄影师的想法与设计。只有精心设计,才能拍出画面含蓄、寓意深刻,引人回味的佳作。
3. 虚化人物
利用大光圈虚化来创造层次感,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套路之一。可以虚化背景,让背景化为斑斓的散景,既好看又不形成干扰;也可以虚化前景,玩一玩框架式构图。
不过,你也可以另辟蹊径,不虚化背景前景,而虚化人物。这样的作品很新奇,也很有层次感,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和拍背影作品相似的是,虚化人物减弱了观众对模特脸部的注意力,而强调了画面中的其它元素——在这类作品里,强调的是前景的清晰景物。
也正因为如此,前景景物的选择决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主题和情感氛围。
比如说,当你想表达“美好”的意向时,可以在前景放些花花草草;想让作品具备小清新感,就放些小玩偶、纸飞机等物件。
再恰当地搭配环境元素、模特的身体语言,并控制一下画面色调,让它们与前景景物的主旨相匹配,一张好作品就出炉了。
还需要注意一点,一般来说,前景景物不宜太复杂,否则会吸引绝大部分的注意力,而让观众根本注意不到背景中的画面元素,那就弄巧成拙了。
4. 极端裁剪
人像,是相对自由的一个拍摄题材。你可以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包括完全不遵守规律的“极端”裁剪。
这是培养你裁剪和审美功力的好时机!当然,你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发现裁剪出来的照片更好看。
要知道人脸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却未必看得出:
原图:
裁剪后:
有时候,半张脸也比一张脸美——至少会显得比较小嘛~反正就算剪完发现不好看,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这种只有可能得利却没损失风险的实验还是多做点吧。
当然,后期裁剪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画质的损失。所以,尽量不要后期裁剪,而要在前期通过改变距离,用取景框来完成这种“裁剪”。
*后再说一句,这些“非常规”手法和创新尝试,要建立在你能熟练掌握“常规”人像的技法基础上。先了解、掌握套路和规律,再来琢磨怎么打破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