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场景中你很难改变现有的光线结构,更多是通过角度的选择和场景的取舍做到画面均衡,有时可以利用一些特殊元素来制造前景,改变原有画面的明暗比重和特点。
晨光与夕阳之美
光圈:f/1.8,快门:1/800s,焦距:50mm,ISO:100
四川美术学院内的一处陶罐场景。当时是夕阳的***后时刻,光线角度低平而温暖,景物的影子在地面上被拉得很长,画面的光比、反差也恰到好处。较低的色温让人物肤色自然呈现一种金黄的暖调,与阴影处的冷调形成了柔和的色彩对比。
我擅长也喜欢使用自然光拍摄,特别是在清晨和黄昏时段。此时的光线色温变化大,画面温暖且会形成独具韵味的冷暖对比效果,更易表现人物的情感或是故事性的场景。同时,光线照射角度低平,拍摄的范围更大,画面的细节层次丰富。
晨光与夕阳前后,是外景人像拍摄的黄金时间,尤其是太阳在接近地平线时,光线的入射角度极小,柔和且更具塑形感,无论是顺光、逆光或者散射光,都可以表现出特定的氛围。
光圈:f/1.6 快门:1/1000s 焦距:85mm ISO:100
布拉格的黄昏时间,此时的夕阳照射角度很低,为人物勾勒出了一圈轮廓光,漏进画面里的逆光更增加了朦胧、梦幻的氛围。此时无需任何补光,人物面部也能获得较为正常的曝光。
顺光时色彩还原好、饱和度高、成像清晰,环境细节丰富,人和景物的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把握。顺光时,我往往考虑的是背景中是否有美妙的色彩,环境里是否有透过某些介质照射过来的光线,比如透过树荫或是穿过建筑体形成的光束。
逆光、侧逆光的空间立体感更强,影调和层次更加丰富,整体环境的通透度高,人物会形成轮廓光,很容易营造出唯美、梦幻的氛围。此时我更注重背景环境是否与人物有较大的反差,画面中是否能形成鲜明的线条轮廓。
光圈:f/1.8,快门:1/800s,焦距:50mm,ISO:200
纯自然光拍摄。捷克郊外一个古老建筑的阁楼,刚好窗口向西,日落的余晖照射进来给新娘勾勒上一层金边,同时与环境光形成了冷暖对比。人物位置很关键,受光的部分尽量与墙体结构重合,在暗背景的衬托下,人物的轮廓才会得到突显。同时要调整角度,让相对较暗树成为窗外景色,避开高亮区域。
日出和日落时,色温处在冷暖交替的阶段,可利用色温差异创作出一些色彩更丰富的画面。同时还要在拍摄时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把握。清晨光会越来越硬,气温从冷转暖会有雾气透出,易于营造梦幻、柔和的情境;而黄昏时光线会比较通透,画面调子也会逐渐从强烈转向柔和。
源于光的层次、节奏、趣味、氛围
光圈:f/3.5,快门:1/8000s,焦距:70mm,ISO:200
比利时的布鲁日,这是一个古老而独具味道的小城,建筑的样式和色彩都很特别,在这里我利用楼房的外墙作为背景拍摄了很多照片。映在楼体上的阴影和树叶的剪影,让画面形成了一种框架结构,主题突出,充满趣味和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