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斑驳的美与节奏感
我特别喜欢自然的光影味道,光线能让整个场景变得灵动、有生命。相对于柔和的光线,我更偏爱有强烈光影反差的环境,它往往会带来某种更强烈的情绪和感染力。这种环境下拍摄,可以利用周围的浅色物体做补光光源,如果新人穿着浅色衣服或白色婚纱,她略微低头就能起到***自然的补光效果。我不建议打灯,因为这会改变原有光线的氛围。同时,光线也参与构图。大部分时候,构图就是光影,光影就是构图,这两者很难分开来讲。
↑ 这是巴厘岛,我喜欢在光影斑驳的环境中去表现人、讲故事。不仅在于光影的曼妙幻化以及无以替代的电影感,更在于它能更好地衬托出唯美、浪漫的爱情,它们具有同质性。
↑ 强烈的光线将树的枝条投影在背景的白墙上,同时也映在人的身上。斑驳的光影不仅营造了气氛,同时参与了构图,增强了画面的结构感。
焦点的虚幻与速度的虚幻
我不喜欢把这世界看得太清,其实本也看不清。不管是通过焦点脱离焦平面带来的虚化,还是通过慢门引发速度上的拖影,都是一种将现实中“错落”的层次关系带入画面的***好方式。我一直坚持认为虚化就是现实的一部分。人眼本身的生理功能就提供了非常强大的虚化能力,这个世界并非处处清晰,照片记录的回忆瞬间,虚化必不可少。
↑ 将焦点凝聚在青海湖水面的飞鸟,让相拥的新人作为虚幻的前景,令画面多了几分诗意。不禁想起海子的那句诗“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