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望远端和小光圈拍摄时,要注意快门速度是否足够,通常我们会以使用焦段的倒数,作为影像是否会晃动模糊的安全快门参考值,例如 400mm 就要1/400秒的快门速度。如果快门速度太慢,可以适度增加 ISO 感光度来提升快门数值。
善用曝光补偿辅助人像
就大部份场景的实际拍摄经验,在高反差像是逆光与昏暗少光的场景,或是拥有大量白色(亮色系)、黑色(暗色系)的区块下,任何相机都有可能出现误判情况,这时就特别需要曝光补偿的帮忙。
就人像拍摄方面来说,特别是在脸部特写时,容易因为白皙的肌肤与整体服装背景的搭配下,使相机发生曝光不足的问题,所以建议在拍摄时最好将测出来的数据,再微调+ 2/3至1 EV左右,如果还是偏暗就需再加EV ,过亮就减低 EV ,如此一来就能使整体曝光更为平顺,Model的肤色也可显得光彩透明,当然,如果想要保留更多背景细节,可以透过HDR效果,并且微调增益程度。
另外,当我们在较阴暗的室内场景拍摄时,有时也会遇到曝光过度的情况,这也是由于相机误判现场环境过暗导致自动调整曝光,产生过曝的影像,这时可以依据现场环境,降低曝光补偿- 2/3至1EV不等,就能获得曝光适当的影像。
(左)曝光补偿正常、(右)曝光补偿+1。拍摄人像时可以适度增加一点曝光补偿,让皮肤更显明亮白皙。
掌握光线是拍好人像的基础
光线绝对是拍好人像的基础与关键,而学会应用不同方向的光源,便是掌握光线的第一课。我们最常运用的光源方向,大致可分为正面顺光、侧光,以及逆光,其中又以顺光最容易掌控,此时阳光由我们拍摄者的后方照射而来,而被摄者则会整个被照亮让皮肤显得明亮有精神,但也因为光线平均而让脸上没有阴影,所以鼻子、脸颊两侧、嘴唇都显得较无立体感。由被摄者斜前方照射而来的侧面光,则是让人像拥有立体感的光源方向,尤其是30 到60度角高度斜射而来,被摄者鼻子与轮廓形成的自然阴影最是好看。至于近来许多人爱用的逆光拍摄,主体位于阴影面属于反射后的漫射光,若抓准曝光,皮肤会显得柔美,但同样有立体感不足的缺憾,可以利用离机闪灯制造斜射光,让主体更有精神。除了 光源方向,当然我们还需要理解光线质感,一般粗分为硬光与柔光,硬光用来营造强烈光影,而柔光则强调表面质地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