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1600s 焦距: 46mm 感光度: 320 曝光补偿: EV0
拍摄的机位由模特的正前方移动到她的右侧,这样就形成侧逆光的光照效果。模特身体的轮廓被逆光打亮,远处阴影中的建筑更衬托了光亮的主体。
拍摄的时候要采用较低的机位,从而让模特占有主体位置,让她咬一下嘴唇,比较简单的小细节,都让画面更加生动起来
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1600s 焦距: 64mm 感光度: 320 曝光补偿: EV0
三、顶逆光的拍摄
这是在中午1点左右拍摄的作品,一般来说,这个时候阳光处于顶部直射的角度,此时拍摄人像,人物面部的光比会比较强(面部最亮的部分和最暗的部分反差过大),会产生比较强烈的阴影。但实际上,稍微调整一下拍摄角度,依然可以获得柔和的面部着光效果。
有意寻找了槐树下的围凳,大部分的顶部光线被树荫遮挡,从直射光转变为漫射光,得到了有效柔化。一部分没有被遮挡的光从槐树杈的空隙投射下来,直接照射在模特的头顶,形成了漂亮的光边儿效果,同样的轮廓光也出现在围椅的边缘,营造出温暖的金黄色。
此处没有使用反光板和闪光灯等补光手段进行补光
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1000s 焦距: 24mm 感光度: 320 曝光补偿: EV0
截取了场景中的一个局部进行拍摄,由于顶部良好的轮廓光,使模特和背景实现了很好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