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昏暗室内也坚持不用闪灯,主要是因为闪灯直射的补光效果,容易让被摄者显得面色惨白,但却也容易因为手震或被摄者晃动而产生模糊,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可以透过外接闪灯与简单的跳灯技法解决。拍摄时我们可以按下外接闪灯灯头旁的按钮,将灯头转向上方天花板又或旁边墙壁,再以一般的拍摄方式按下快门即可。闪光灯经过反射,不但能让闪光有效扩散,光质更加柔软,被摄者的肤质也显得更柔美有光泽。
比较需要注意的是闪灯是透过对焦距离与光圈大小来自动调整闪灯出力,但利用跳灯技巧时,相机无法测度闪光灯经过的实际距离,更遑论因为反射面材质的损耗,所以拍摄时,建议使用 TTL 功能的使用者,酌加闪灯出力补偿,进阶玩家则可尝试采用闪灯M模式,并事先测试与固定闪灯出力。至于要解决反射后的色温偏移,建议读者仅可能采用 RAW 档记录,就能在后制处理时,透过滴管点选画面中的白色区域,快速校正色彩与肤色。
▲闪灯直射
▲外接闪灯跳闪
利用跳闪补光时,要特别注意天花板的颜色与材质。闪灯经由天花板或墙壁反射后,会受到反射面影响,例如墙壁偏黄或木墙,反射后的色温也会变得较温暖。此外,若房间为颜色较深沈的墙面,不但影响闪灯色温,也会吸收大多数的亮度,并不适合利用跳灯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