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十日谈 作者:行走中的风景 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Canon EF 50mm f/1.2L
光圈F1.8 快门1/1600秒 焦距50.0 mm ISO50
一、拍摄思路——重要的是用心体验
对于我来说,旅行更多是一种异国的体验,记录那些旅行中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是我拍摄的重点。想清楚了这些,这次去乌克兰我就只带一只适合拍摄人文的50标头出发了,一路走来,确实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因为焦段的限制没法展现,但是只要进入适合这只镜头焦段拍摄的题材范围,得出的效果往往让我满意。
在今年5月之前,乌克兰对于我来说,是绿茵场上的舍甫琴科,是盘着辫子头的政界美女季莫申科,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激进的“光头党”。因为工作关系,我在5月初来到乌克兰,10天的工作穿插着漫步,还撞上了一年一度在黑海舰队驻扎的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大游行。那一天阳光明媚,脱下戎装的老兵们穿着盛装,佩戴象征无上荣耀的勋章,挽着老伴,牵着孙女、孙子的手走在游行队伍里,纵然步履已经蹒跚,两鬓已经斑白,但他们依旧坦然快乐地接受大家的鲜花、欢呼和祝福,而在人群中为老兵们摇旗助威的大多是年轻人。于是我拿起相机记录这些这些游行中让我感动的人物。
二、拍摄过程
遇见卫国战争胜利日游行,机会非常难得。这个时候正好是当地上午九点左右,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环境非常清爽通透。我手上只有一个标头,50这个焦段的视角接近人眼视角,非常普通,寻求的是一种安静的力量。游行的队伍移动速度并不快,大光圈让我有足够的快门速度捕捉到队伍中人群瞬间的神态,我采用了连拍模式,单点对焦,同时把对焦点放置在取景框偏左一点的部分,这样不至于让画面太过呆板,接下来就是等待理想的人物进入画面。这个女孩出现的时候给我的感觉非常好,在稍显热闹的人群中显得安静而有生命力。为了烘托气氛,我把遮光罩取下,让阳光漫入镜头,等待她距离我两米左右,连续按动快门,最终选取了其中一张。
三、后期处理
脸上淡淡的雀斑、两只金色的发辫,略显复古的海魂衫、这个女孩给我一种亲切、安静的古典美感。在后期调整时,我首先将拍摄的RAW文件导入LR中调整了曝光,提亮女孩因为逆光稍显暗淡的面部,拉回有些过曝的高光区域,尽量还原更多的细节。为了体现那种略显怀旧的古典美感,我使用了LR中模拟胶片的滤镜alien skin exposure,选择Kodak portra 400vc胶卷,微微青蓝调的整体影调和女孩头顶上暖暖的阳光形成互补,略显粗糙模糊的颗粒感强化了古典、怀旧的感觉。逆光的修饰可以进入PS再调整高光的色彩平衡,略微调整到自己觉得满意的暖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