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副标题,是有一次跟我的台湾好友藤原克也先生讨论一辑人像作品时,他评论了某摄影人的作品,说了一句话:那照片有爱。
藤原克也大哥是台湾拍摄人像的大师级人物,也是《摄影之道-氛围×构图×主题的光影演绎》一书的作者。当时我在向他请教如何去拍摄感性一点的主题,他就回了我一句:“拍这个主题,要有爱”。
原来台湾摄影人在发表人像作品时,如果拍得很好的话,其它摄影人都会开玩笑式的留言:“有爱”,意思即为揶揄拍摄这个作品的摄影人,一定在拍摄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个模特儿,不然不可能拍出如此扣人心弦的作品。虽然听上去有些无聊,但想深一层,如果没有和 Model 做好沟通和引导,没有全神贯注地去发掘被摄者的表情,的确是很难构成一辑佳作。
我只要妳做回自己
“妳做回自己就 OK ”了是摄影师经常对 Model 的一个简单要求,但是,摄影师你真的要拍摄她的“真我”吗?
以下这一部份可能比较需要大家思考和消化一下。
如果要避免罐头式表情动作,“走近”并拍出 Model 的真性情的话,首先,我们要留意一下那些人气 Model,无论是网拍还是外拍的,其实都不难看出她们都很会在镜头前“表现自己”,也很懂得如何和身处的场景/对象去互动。但是,在表现这个形象的时候,就等于在表现 Model 的“真我”吗?我个人看则未必一定。
这有点像人格分裂,不是吗?在主题人像的范畴下,其实大部份 Model 的表现,我认为都可以用以下去概括:
Model 表现 = (真我(True Ego)+ 他我(Alter Ego))+现场当下情绪
“真我”就是 Model 本来从小就养成的性格,也就是不需要特别去扮演,是最自然的自己,平日逛街买菜的自己。同理,很多时候也是比较淡而无味、比较没有画面的一面。
“他我”就是 Model 按照拍摄主题,在自身的理解下,设计出来去扮演的角色,例如主题上这辑照片是要拍坏女孩的,Model 就会去用自己以前在各个媒体/渠道了解到的“坏女孩”形象去演绎。(注意这个跟心理学里面的“他我”无关,心理学里面的“他我”很多时候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并且大部份都是隐性且需要催眠才可以显现的。)
“当下情绪”会被现场环境(例如冷、热、光暗等)和自身情绪影响,它会把角色的性质改变、放大或缩小,例如笔者有曾经拍摄一个伤感的主题,Model 因为刚和男朋友分手,伤感的情绪就更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