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维影像中,线形透视大体上是最主要的透视效果,其特点是会聚的直线。这些直线在大多数场景里其实是平行线,比如公路的两边、墙的顶边和底边,但是一旦它们远离照相机,看起来就会向一个或多个远方的点会聚。如果它们在画面里延续足够远,会真的在一点相聚。如果相机是水平的,场景是风光,那么水平线将会聚到地平线;如果相机向上指,像建筑边缘这样的垂直线将会聚在天空中的某个点。视觉上,多数人很难接受这是一幅正常的影像。
线形透视20mm镜头和视点使得从相机位开始向远处延伸的英格兰北部哈德良长城的平行线构成了强烈线形透视的经典条件。相机在长城之上的高度决定了照片里能见到的垂直距离,同时也决定了线条会聚的程度。
在会聚的过程中,所有或者大多数的直线会变成斜线,这会产生视觉张力和运动感。运动本身能加强纵深感,再加上这些斜线,能引导眼睛出入场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话,所有类型的斜线都包含纵深的感觉,这包括看起来有斜线的阴影。所以,如果直射的阳光,特别是天空中很低的太阳,产生的阴影斜落下来,能加强透视。视点能决定会聚的程度,视线与平面的角度越小,会聚程度越大—至少在相机接近地面的时候,会聚效应会非常明显并消失于一点。镜头的焦距是影响线形透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两支镜头直接对准场景位置(根据经验,在画面下部出现的物体可能在前景里)和重叠(如果一个物体的轮廓覆盖了另一个,那么可以认为它在另一个前面)。尽头时,广角镜头能在前景包括更多斜线,从而更明显地主导影像的结构。所以,广角镜头倾向于增强线形透视,而远摄镜头则使之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