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观上另一个改变就是镜头变胖了。这主要是因为佳能终于将24-70L的77mm口径升级到了24-70L II的82mm口径。这样带来的好处主要是边缘成像和暗角抑制会更好,而不好的结果就是,大三元真的没办法匹配同款滤镜了。曾经滤镜是摄影师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各家的大三元也往往都是统一77mm口径以保证滤镜可以通用。但是佳能16-35F2.8L II发布时已经打破了这种统一,82mm口径成了佳能新的标准。那时因为滤镜问题,我在16-35L和16-35L II的选择上竟然更加倾向于选择老产品。
82mm将成为佳能大三元新标准口径
24-70L II的发布,终于让82mm口径成为了最高标准。目前大三元中16-35L II和24-70L II都是82mm口径,而70-200F2.8L IS II(小白兔)则仍然是77mm口径。从滤镜使用频率来说,16-35L II和24-70L II都要远多于小白兔,所以佳能大三元用户将滤镜升级为82mm口径已经成为了必然。在24-70L II之后如果再因为滤镜口径问题选择老款16-35L和24-70L就太过时了。现在就让我们在小白兔上装个滤镜转接口吧,因为可预见的是小白三儿肯定也会是82mm口径的。
相比起不太常用的LOCK键,我更希望能感到工艺的提高
因为24-70L II并没有搭载大家希望的防抖功能,所以在镜头左侧还仅仅是有一个AF/MF切换键,这与24-70L并无二致。但是在镜头右边却多了一个LOCK键。显然这是在镜筒缩起来的时候锁定镜筒伸缩用的,防止镜筒自然滑出。但是作为一个24-70L的老用户,尽管我的24-70L用了4年多,但是从来没有因为镜头垂直向下而滑出,而且在顶级变焦镜头上,镜头滑出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
防止镜筒滑出的锁扣
当然,也许大家可以认为这样的LOCK键有比没有好,如果因为怕锁定镜头而在突发时间前没有及时变焦拍摄,用户可以自己选择锁与不锁,那么笔者建议还是将这部分成本节约下来,用于提高镜筒制造工艺,提高镜筒的防滑出性能吧。
综上而言,EF 24-70mm f/2.8L II USM相比前作有了如下变化:1、镜头变短、变胖。2、24mm端为收起状态。3、遮光罩变小并安装在内镜筒前端。4、多了一个防止镜筒滑出的LOCK键。从这些变化而言,作为一个老款24-70L的用户,我使用新24-70L II时没有明显的感受不同。老款24-70L用户不用担心使用不习惯。
分辨率方面提升到了用户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