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身布局上V1可谓独辟蹊径。取消了传统的P/A/S/M模式——当然这些功能都是提供的,但只能进入选项菜单设置,取而代之的是“动画”、“静止图像”、“智能照片选择器”和“动态快照”4种模式——其中后2种模式几乎毫无作用。需要提到的是这个模式拨轮非常容易被误碰。一般拿在手里无意中改变模式的机会非常高。但实际上转轮的阻尼并不小。
V1的多重拨盘也与传统设置有所不同——出现了在这一位置少见的AE/AF锁和曝光补偿,而左键也只保留了自拍定时选择,取消了快门模式。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款定位于“便携相机升级用户”升级的产品,为什么会让AE/AF锁占据一个实体键?是否尼康的工程师认为这类用户会热衷于抛弃半按快门键的操作方式,而选择独立的AE/AF锁定键?即使笔者在单反相机上习惯使用独立的对焦键,但却也一次都没用到过这项功能。
多重拨盘中的拨盘在普通拍摄中没有作用,在M模式下用于调节光圈,在菜单中起方向键作用。需要提到的是V1的拨盘有些偏松。在回放照片时很容易“自动”翻到下一张。有时对于转动操作的反应又会慢一拍。
在机身右上的拇指操作区,并列的“F”键和控制拨杆。这2个按键在不同模式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切换机械/电子快门、调节光圈、放大照片等。这2个按键的设计非常实用,虽然在正常的拍摄中并不会频繁用到。
比较遗憾的是V1机身上的所有按键都不提供自定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