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新一代数码单反相机350D上市后,推动了已有型号300D、尼康D70和奥林巴斯E300的再度降价,数码单反相机在消费级民用市场的进一步普及,从而对面向准专业用户的高端消费级准专业数码相机形成“逼宫”之势。
目前,生产高端消费级相机,各大厂家的后继机型迟迟未能推出,既有的旧型号也未能降价应对,导致销量锐减,市场地位迅速下降。以往关于两者会共存的观点遭到市场怀疑。
新品推出陷于停止
在各大厂商的春季发布会中,高端消费级相机集体缺席,连研发力量最强的佳能、索尼、柯尼卡美能达等厂商也许久没有推出该档次的数码相机。
究其原因,价位在6000元左右的高端消费级相机的研发制造成本巨大。对比起数码单反相机,高端消费级相机的研发制造成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佳能、尼康、奥林巴斯等传统相机厂商有着丰富的机身和镜头资源,数码单反相机的研发重点集中在电子元件上;而高端消费级相机还要在机身、镜头研发上花较大力气,由于其较小的CCD对镜头的质量要求极高,镜头成本居高不下。
镜头成本居高不下
奥林巴斯的技术部人士杜广泽表示,难以下降的镜头成本占了整机的1/3以上,造成了高端消费级相机的总体成本与数码单反相机不相上下,这点在目前两者的售价上可以体现出来。
由于CCD像素的提升遭遇技术和市场的瓶颈停留在800万,技术也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高端消费级相机难以找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增值点,导致厂商放慢了研发脚步。
富士数码相机营销部总经理王正表示,“只有等到CCD的像素突破800万后,高端消费级相机才能有所突破”。
电脑卖场销量萎缩
记者周末在广州的IT卖场见证了两者销售上的巨大差别。太平洋电脑城的一位数码相机经销商对记者说,高端消费级相机的销量锐减,鲜有人问津,一周只能卖出几台;尼康D70和佳能300D却时常卖至断货,他正准备清理高端消费级相机的存货以销售其他相机。
在记者与经销商交谈的一个小时内,就有近10位的消费者问询D70和300D,而索尼F828和佳能PRO1却被冷落在一旁。在其他的经销商处,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一位正在购买300D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数码单反在性能和价格上均有不小的优势,除非高端消费级相机价格大降2000元,否则不会考虑该产品。
产品降价势在必行?
随着性能更强的数码单反相机在价格上的逼近,高端消费级相机“使用方便”的优点再也无法吸引消费者,也许只有降价才能真正挽救它的销售。
然而,高端消费级相机销量的日益萎缩却让厂商的成本难以回收,价格大降恐难实现;而销售火爆的数码单反相机让佳能、尼康等厂商迅速回收成本获得高额利润,得以进一步降价来打压高端消费级相机的市场。利润和市场的绝对劣势是造成高端消费级相机生存危机的本因。
厂商纷纷改变策略
面对高端消费级相机的销售困境,各大厂商纷纷转变策略谋求生存。佳能表示,在2003和2004年,单反数码相机的市场年增长2.5倍达200万台,预计2005年仍会有一个1.7倍到1.8倍的增长。故此,350D的月产量从7万台提高到10万台,此后将逐步提高到13万台。尼康、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也纷纷表示了要在数码单反市场上投入更多力量以挽救数码相机日益下滑的利润。
而光学基础较弱的索尼、富士等则把发展重心放在较为低端家用数码相机上,他们的新品发布体现了向时尚化和多功能化的战略转变。
奥林巴斯集合MP3功能新机
奥林巴斯宣布推出的m:robe新系列产品MR-100、MR-500i,开始了时尚相机多功能化的尝试。
其中采用苹果设计风格和创新的MP3功能的MR-500i成为业界的焦点,并具备7英寸26万色的屏幕和20G硬盘,满足了时尚用户的需求。
富士新机提高时尚相机“适用度”
富士新推出A345、A350、Z1、F10四款家用数码相机,并在时尚相机F10和Z1身上加入最新的第五代Super CCD HR以及Real Photo处理器,增强了时尚相机对高速运动和低照明下的拍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