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反映的实质是人眼看不到的,这是关键。假设作品给人们留下印象的是感觉,这感觉是人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给人们留下印象的是哲理性的观念,它也是人眼不可见的。
打个比方,人体摄影好比跳桑巴舞,要由绅士风的男伴领舞而获得升华。反之,多数的艳舞都是女人单独跳的。这个“领舞”即所谓观念,主导着舞风与格调。有了观念,有了主题或本质,人体摄影便不再是赤裸裸的诱惑,领舞的目的就是要让唯美压倒低俗。
重大的主题应该是无性的,尽管手段本身“非常私密”,但在观念的统领之下,性感也只能屈居其次。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些带有激情画面、但根结在于反映人性主题的电影,也正是通过描写“私密”来演绎某个观念,而对它们的评论也无一例外都是超越性的。当然,所谓重大主题可以是任何观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关生命的话题。
“我所理解的创作过程是这样一个关系,即:以观念选择主题,以技术为支撑实现某个形式。因为归根结底,主题总要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
问:你曾谈到过人体摄影的“几大件”,即:模特选择,技术性记录,光影运用和创意的表现手法,这些应该是在明确主题后,付诸实施的具体条件?
芮: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最基本的条件来源于摄影师拍摄前后的内在定力,即排除可能会干扰主题的一切因素的力量。道理很简单,我们只有在技术没有障碍,心态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让模特感到信心,才能在专心布光和细心构图的时候显得轻松自然。摄影与模特的沟通能力不仅是咖啡馆闲聊中的魅力,更是他在现场不断调整设备和光线的同时,还能和模特谈笑风生的能力。其他的技术层面也包括人像描写经验和布光手段、道具的应用,乃至后期技巧等。所谓的摄影师的内在定力其实就是技术娴熟和对观念的执着。对观念的执着能防止被模特的喜好所左右。
第一、要选择能够反映这个主题的模特,也就是说,一个能同时表达性感和感性的载体。美丽的面孔和身材是美丽的符号与象征。选择被摄主体是反映摄影者眼光的第一步,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第二、从表现手法上,摄影者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和提炼精髓的技巧。你可以称其为艺术,或者眼光。用什么标签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升华并突出主体的、某些能够打动自己和观众的内涵。我们有时弄不清主体和表现手法的关系,一些人以为有了好模特就出好片,以为脱了衣服就有人捧场;另一些人则正好相反,反对脱衣服。两者都是只看现象,忽略了本质。
第三、摄影内容由形式而彰显,在检验摄影形式的时候,我们也在检验身边的生活,甚至在审视自己,生活也会因此而愈加丰富。摄影能丰富观看的方式,即使在放下相机的时候。换句话说,相机能够帮助人们体察生活的细微表达方式。
第四、事先便想好主题,它可以是用文字表达的词,譬如说典雅。然后用一切视觉词汇去表达这个语言词汇。假如一个单幅作品需要事后用文字去补充或说明,那一定是视觉语言没有表达清楚。韦斯顿的作品从来不需要文字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