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
时间:2021年7月8日-2021年11月14日
地点:上海浦东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本次将展出泰特收藏的一些***著名的作品,展品包括了1831年展出的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由草甸瞭望索尔兹伯里大教堂》、1843年展出的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的《光与色〈歌德理论〉—洪水灭世后的清晨—摩西写作〈创世记〉》和《阴霾与黑暗—洪水灭世之夜》、1822年约翰·马丁的《被摧毁的庞贝与赫库兰尼姆》、1853年威廉·霍尔曼·亨特的《良知觉醒》、1894年克劳德· 莫奈的《维尔茨港的塞纳河》、瓦西里·康定斯基、丹·弗莱文、詹姆斯· 特瑞尔、安尼施·卡普尔、塔西塔· 迪恩、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布里奇特· 莱利和草间弥生等艺术家的作品。
蔡国强:远行与归来
时间:2021年7月8日-2022年3月7日
地点:上海浦东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浦东美术馆由普利兹克建筑师奖得主让·努维尔(Jean Nouvel)团队设计,将被打造为上海国际文化场馆新地标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开馆推出“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 “胡安·米罗:女人 · 小鸟 · 星星” 以及 “蔡国强:远行与归来” 三大展览。从去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巡回而至的“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将在4万平米浦东美术馆的三个不同楼层空间中演绎:2楼三大展厅和公共空间将呈现艺术家的“一个人的西方艺术史之旅”精选作品,以及与中国文化精神和他视为永恒之乡的宇宙的对话;4楼多功能厅将展示艺术家对话绘画初心的早期作品,以及由洛杉矶盖蒂文物保护研究院策划的展中展“媒材的远行”。
空山基:大都会
时间:2021.06.18-11.21
地址:昊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号)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空山基的作品在广告、设计、电影、街头艺术和当代艺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利用技法精湛的喷枪技术创造的一系列机器人,体现了艺术家对其美学的极致追求,同时探讨了当代社会的各种重要题材,如种族界限、永恒生命、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复杂性等。
孙瑞祥个展:域外
时间:2021.09.18—10.31
地点:誌屋
(上海市建国中路10号)
孙瑞祥的摄影作品以几何构图与大面积铺满的黑色勾勒出一种近似Film Noir (黑色电影)的浓郁氛围。不仅是布局色调上的电影质感,艺术家还将电影剪辑以及叙事(Narrative)等诸多技巧运用到了摄影作品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艺术家的工作与日常交错相融,非线性叙事的展出顺序打破了时间原本的流逝轨迹,营造出失重般的虚无。
武汉
林伟杰个展《美国困惑》
时间:2021.07.31-10.25
地点:L.A.P.画廊
(武汉市高雄路8号203室)
林伟杰的作品拍摄于在美期间。尽管《美国困惑》中的照片看起来非常直白,但除了开始和结束的国旗局部外,就再没有任何地点的指向,地域、身份、种族、性别等等的差异和对立都变得一片模糊。观看者也看不到作品标题中“困惑”的迹象。这些照片和所有照片一样,一经捕捉下来,就脱离了拍摄者,成了一个独立的存在,似乎充满了意义,但其实始终是模糊的、歧义的,哪怕经过了作者的解读。观看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解释者,把自己的意见附加其上,使照片变得更加厚重。这或许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杭州
陈海舒&朱岚清特别展《再次冒险》
时间:2021.08.28—10.28
地点:画英雄
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浙商创投中心B座402室
朱岚清于2016年冬季将收集来的二手材料与在地拍摄的照片和录像结合起来,试图在创作《山上的雅努斯》系列的过程中讨论被人类征服的阿尔卑斯山作为现代娱乐消费场所的状况,以及人类在山区的消费行为对风景造成的影响。而陈海舒的创作围绕瑞士***引以为傲的自然资源之一——水,《气泡》项目。通过多种媒介,如照片,声音,视频采访和现有材料展开了一个围绕“水”展开的虚构故事,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人工湖化,以及再自然化的现象。
“摄影黑皮书”暨封面原作展
时间:2020.03.09—12.31
地点:映Studio
(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浙商创投中心B座402室)
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国家摄影中心主任罗伯特·戴乐比尔(Robert Delpire)开始编辑著名的Photo Poche 系列。“摄影黑皮书”被誉为“欧洲出版史上***成功的摄影丛书”。这是一套印刷精美、易于携带和翻阅的袖珍型摄影丛书,因其封面均为黑色,所以,国内读者称之为“摄影黑皮书”。此次展出了全套197本“摄影黑皮书”,另有28本摄影师签名版,同时展出其中32幅“摄影黑皮书”的封面作品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