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求婚礼品质,不少新人会花高价选择“金牌”婚庆从业人员,但记者昨天调查发现,市场中“金牌”“首席”等称号被滥用的情况严重,部分从业人员的资质水平和服务质量名不符实。
近日市婚庆服务行业协会接到投诉,一对新人花3000元请来“金牌”司仪,不料典礼时,该司仪竟使用低俗语言,在调动现场气氛、临场应变方面也令人失望。为此,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所谓的“金牌”司仪比比皆是,出场费都在2500元以上,而婚庆公司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河东区一家婚庆公司,在推荐一位“金牌”司仪时,工作人员称其“从业时间15年,主持过上万场高端婚礼,档期非常难订。”当记者提出要看该司仪的执业资质证书时,工作人员却表示证书没用,还是实力“算数”。记者随后咨询了数家婚庆公司,发现均不能提供“金牌”司仪的相关证明。
“目前婚庆行业只有司仪、跟妆师、摄像师等职业工种有执业资质证书,但对技术水平等级却没有严格界定。部分被包装出来的‘金牌’司仪大都没有资质证书,有的甚至会花钱买获奖证书。”市婚庆服务行业协会理事肖峰表示,“目前七成消费者会通过婚庆公司预定司仪,为赚取利润,婚庆公司一般会在司仪自身出场费的基础上加价,等级越高收费越高,因此会极力打造‘金牌’司仪。”
记者了解到,不仅“金牌”司仪备受推崇,“首席”化妆师、“首席”摄像师也被婚庆公司滥用,相关投诉也随之增多。肖峰建议,消费者切勿迷信“金牌”的说法,也勿轻信视频短片、定妆照等资料呈现出来的服务水平,要查看的应该是各职业工种是否具备执业资质证书,最好能去其他新人婚礼现场观看,了解婚庆从业人员真实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