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捕捉文化的差异
湖南摄影师龚成:摄影是制造画面,期待观众去发现一些超越静物本身的东西
龚成的摄影作品。
潇湘晨报记者李鑫智长沙报道
去年年底,在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展出了一组名为《夜宴》的摄影作品。乍看之下颇有静物油画的味道。稍稍定神,却发现华丽的画面中,摆放的全是中国食物和用品:精致的西餐碟中摆着白嫩的鲜猪蹄,高脚杯中盛的不是红酒,而是各种动物内脏……
这些画面,都来自摄影师龚成的镜头。
记录东方文化与西方语境的冲突
龚成32岁,湖南人,已经在纽约生活四年了。龚成曾为Elle和VogueMe进行拍摄;他拍摄的长沙还登上过ChinaDaily欧洲版;作品《十戒》在连州国际摄影节和巴莱克艺术中心展出。
偏爱静物摄影的龚成尤其注意画面中空间感的表达。他期待观众在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时,能够发现一些超越静物本身的东西,让观众更关注细节和背后的含义。《夜宴》这组作品,灵感来源于龚成对中西文化冲突的体验。他模仿传统的荷兰静物油画的风格进行创作,把东方的食材放进西化的背景和摆盘中,象征着东方文化与西方语境产生的冲突。每张照片都有不一样的意义,生***、纪念、讽刺的情绪藏在画面背后,表现出东方人进入到西方社会的尴尬,和他内心的挣扎。
提起婚礼,你或许能想到中式的红色礼服,西式的洁白婚纱和教堂,不变的是高朋满座和祝福。龚成在美国参加了不少婚礼,婚礼的另一面,他发现华裔的婚礼上也都是华裔,婚礼过程保持中国传统的同时,也有着西式婚礼的礼节,并且大家也都用英语交谈。在这种场合中,他体会到了一种冲突,和冲突背后奇妙的融合。
这种体验,是东西方文化摩擦下的一个缩影。有次他去办理汽车牌照,受理人毫不犹豫地给了一块车牌,牌号中有两个“8”。但龚成更喜欢数字“7”,于是询问能否更换。受理人很不解:“你们中国人不都是喜欢‘8’吗?”
龚成把这段经历揉进了作品中,在《NoStealing》这幅作品的左下角,他放置了代表东方的麻将和代表西方的扑克牌,扑克牌他选择了4个8。他把这种矛盾和冲突,通过镜头展现出来。对龚成而言,摄影是制造画面。
一边读管理一边准备去艺术学院深造
龚成的作品表达有些形而上,画面有着明显的设计感,风格独特。这和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其实,龚成本科学的就是环境艺术设计,读摄影研究生之后,龚成接触了更多的摄影史和当代艺术。2013年,龚成告诉妈妈龚劲松,自己要做摄影。“我一直很不同意。”龚劲松坦言,“没想通,他学的是设计,为什么要跑去做摄影。”
本科毕业之后,龚成听从妈妈的话,去读管理、去公司实习,另一边开始悄悄准备去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深造。龚劲松有些无奈,不过在2014年,她还是陪着儿子去了趟株洲,去拍空巢老人。
拍摄《一个-老人》这组作品的想法来自龚成的爷爷,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出生在农村,六个孩子在各个城市工作生活。子女孝顺,总要接他老人家到城市生活,但老人家总是勉强答应之后到子女家住几天就要回去,***主要原因就是不习惯城市生活。2014年冬天,龚成和龚劲松特意跑了一趟株洲醴陵。他们找到了10户人家,拍下一组肖像。
红砖房、老木门,门是敞开的,隐约能看见堂屋的墙上有烧黑的痕迹。老娭毑裹着不合身的暗红色棉袄坐在门前,身边摆了四张红漆木凳,红漆的颜色要比棉袄鲜艳。在这组作品里,龚成用家中的空椅子代表老人们的子女,原本应是全家福的构图,只有神色木然的老人们坐在画面中间。
龚成的热情和天分,龚劲松都看在了眼里,她知道儿子是认定一件事就会做到底的人,态度也就从反对转为支持。2017年5月,龚劲松收到了一份母亲节礼物,是一支定制的万宝龙钢笔,是龚成靠摄影挣钱买下的。龚成在微信里告诉妈妈:“让您好好休息下来享受生活才是我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