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
照片中的哪个元素
吸引着你驻足、观看并产生共鸣?
是尺幅、光线、构图、反差
还是……?
我们看到的和我们自认为看到的
真的一致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解码”一下这些好照片
▼
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因色彩运用而闻名,他会精心选择进入画面的色彩,且技艺高超,不输任何艺术家。他一贯喜欢使用强烈的互补色,再搭配一点相似色。
解码:色彩
色彩是个性化的。很多摄影师有其习惯的用色风格,人们也由此可以识别出他们,这不亚于根据他们喜欢拍摄的题材来识别他们。有些摄影师讨厌五颜六色,只用单色调;有些则干脆只用低饱和度的色彩,还有些却喜欢浓墨重彩。科学家们也发现,你住过的地方、你见过的东西,甚至你讲的语言,都会影响你对色彩的敏感性。
▼
盖瑞·温诺格兰德。洛杉矶,1969 年。
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的作品技艺精湛,我们会马上注意到这些穿着时尚的女士们。她们身材高挑,走在画面中心,处于耀眼的逆光中,代表着年轻、漂亮、时髦。但这不是照片的核心。画面中,所有的交谈都暂停了,她们一起看向左侧。这里,有一个聋拉着脑袋坐在轮椅里的男人,他在阴影里,代表的是年轻、美丽、快乐、成功的对立面。
继续观看,你会发现作品中充满细节:地平线本身是倾斜的,一定有什么事不对劲。这不是小城市的街道,这是洛杉矶的好莱坞大道与葡萄藤街的街角,电影明星们的名字就刻在人行道上。一个小男孩看着这幕短剧开演。一位女士把手伸向她的钱包,是为了捐钱还是为了安全,我们无从知晓。这些女生身后的阳光,不是来自一个点,而是两个点。这里的太阳从商店前门脸反射过来,使第二组影子交汇在一起,也使两种完全不同的现实发生碰撞。
解码:惊叹与延迟——利用期待
熟悉了各种吸引观者注意力的方法后,拍摄时就特备想要都用上。但是,学习艺术史的学生们会发现,真正传世的作品都是在延缓观者的观看体验。一幅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值得仔细观看、长久观看、反复观看。这样的作品,观者能在找到线索、连贯主题、猜测摄影师意图中感受到愉悦。甚至,观者还能冲中了解到他们自己。这是由于照片意义的变化,可能反映了观者自身的变化。
▼
我捧着埃兰受伤的手。1998 年。
埃莉诺·卡卢奇(Elinor Carucci)拍摄的对象一直是她自己和家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挑战,但不曾有人如此直接、坦然地拍摄这种境况下的人。结婚成家,养儿育女,划破割伤,小到孩子因理发而哭哭闹闹,大到成人因背叛而伤心欲绝,她几乎无所不拍。
解码:知觉的应用
摄影师考虑的就是线条,感光度或者比例这些事,并不比你学习语言时考虑名词、动词的事情多。他们掌握了摄影媒介的语言,就能够用这种语言来讲故事。同样的工具,***终却打造出镜头后面迥然不同的摄影师。
▼
艾略特·厄威特,纽约市,美国,2000 年。
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Elliot Erwitt)具有极强的观察力,也喜欢搞些鬼把戏。他抓拍到了一只斗牛犬在看我们,也因为我们确信在狗主人的腿上面会看到他的脸,所以这个充满奥妙的画面,才特别令我们既惊讶又忍俊不禁。
斗牛犬的头部与主人的头部大小相当,且恰好挡住了主人的脸。这个因素加上黑白影调的共同作用,使狗与主人之间的差别达到***小化,从而获得了画面中的戏剧效果。脸部替代可能是***有意思的。此外,任何尺寸、形状相当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互相替代,且效果很好。
解码:替代
《解码好照片》一书的主题就是,瞬时知觉的高度选择性决定了照片是否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原因是,我们已然存在的期待非常固执,导致我们实际看见的非常少。另一个原因则很有讽刺性,那就是我们总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切。当事情不不如你所愿时,被摄体在“注意力等级”(hierarachy of attention)中排位越高,震惊感就越强烈。期待中的重要的事物,如果被相似且令人吃惊的事物所替代后,替代理论就会发挥作用,然后我们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
作者:[ 英] 布赖恩·迪尔格
译者:付党生
开本:16 开
版次:2020 年3 月第1 版
定价:78.00 元
《解码好照片》共分为“观看的方式”、“注意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三个部分阐释人的视觉与照相机的区别、理解和领悟视觉吸引原理,并选择了近200幅优异摄影作品为例,破解好照片的密码。实例生动引人,分析简约鞭辟,不少经验的总结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实际看见的,比我们认为看见的要少很多很多。”
▼
(以上图片均选自《解码好照片》)
这里面有你钟爱的照片吗?
你为什么会喜欢这张照片呢?
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解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