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IPPA为什么会那么火?
因为,IPPA具有天然的,由于“反差”造成的冲击力。一方面是“全球”这样的字眼,一方面又是手机这样技术门槛很低的器材,这会造成很强烈的“平民逆袭”的魔幻感。IPPA选出来的获奖照片是十分讨喜的,而这种讨人喜欢的视觉风格又进一步强化着获奖的冲击力,一种“逆袭”的快感很容易在大众中间弥漫,让大家觉得IPPA是为数不多的踮踮脚就能够得着的大奖。
这是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备受瞩目的原因。
因此我们看到的标题都是“什么,手机也能拍成这样?”“你用手机刷朋友圈,别人用手机挣金条”“拍照还需要相机吗?看看这些获奖作品”等等。
IPPA实际并非苹果公司的官方主办,而是由民间主办的比赛。但不得不说它真的办成了一个具有十足影响力的比赛,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业项目。光是“全球”“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条”等字眼,就足以撩动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心。更何况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网红经济红利依旧,在庞大的用户基数支撑和媒体推波助澜的作用下,叠加中国获奖者激增带来的一点民族自豪感,“IPPA现象”火遍摄影圈也就不足为怪了。
-
02
IPPA的价值,不可否认
当然,笔者并不认为IPPA所具有的商业属性和传播意图就会让其人设崩塌。实际上,世界很多著名的艺术比赛、艺术节都与商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阿尔勒摄影节、萨尔茨堡音乐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等。关键,我们要看在这个“商业模式”下,比赛的价值驱动力。
首先,我不认同部分艺术摄影界的人所说,这个比赛是个毫无含金量的比赛。实际上,光讨论获奖率,即使要获得荣誉奖,也是不容易的。从近两年来的非官方透露出来数据来看,即使获得荣誉奖,也是百里挑一到千里挑一。
而作为比赛的核心的评奖标准,也很能说明问题。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IPPA的评选审美在大众审美中其实是一股清流。当然,这里说的清流审美也是相对的,指的是相对于过去摄影圈里那种五花八门的各级官办、企业、商业比赛,他们不是宣传讴歌性质浓厚让人难以施展,就是审美油腻让人大跌眼,这些审美话语权,曾经像一股挥之不去的保守势力横亘在摄影圈上方。
而IPPA的审美要健康健康很多:
明快、通俗、陌生感、形式感、猎奇、场景多元化、叙述自由化
——这些要素太吸引人了,它几乎满足了大众对“摄影该有的样子”的绝大部分期待。
IPPA中经常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摄影摄影的影子,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可以做到雅俗共赏。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这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开放的比赛。对于普通人来说,IPPA是一个可以和全球摄影师(专职的、业余的)在一起切磋的平台,可以略过入会、入圈的门槛限制,实现通过国际摄影获奖的“冷启动”。
原画册很多粉丝,“并无背景”也可以获得国际奖项,这种扁平化的竞争模式,对于年轻摄影人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同时中国也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借着IPPA步入了职业摄影师的行列。
总结,我认为IPPA的价值在于:
给了大家示范了一个健康愉悦的摄影圈的样子,
给许多摄影爱好者难得的冷启动的机会,
给了顽固保守的摄影审美势力***直接的回击。
-
03
IPPA的局限,必须承认
当然,IPPA是有局限的。
这不是说IPPA的定位有问题,而是说它的定位如果作为整个摄影价值参考的话,有局限性。因为
IPPA依然是一个沙龙性质很强的比赛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IPPA是又无法和上面提到的阿尔勒摄影节、萨尔茨堡音乐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等相提并论,更像是摄影界的“梦想达人秀”。
首先,我们来看比赛规则设置。IPPA的评奖机制:它依然是单张为主,视觉化评判因素很重要,这给比赛多了许多“随机”成分,获奖或者不获奖,获几等奖都在一念之间。且“好看”和“新奇”依然占了决定性因素。
IPPA和一般含金量更高的学术性质的比赛也是相对隔绝的,后者更喜欢以组照、项目拍摄来评判。又或者是通过作品集、作者简历、阐述等来判断一个创作者的能力。大众比赛很难如此操作,却也因为规则问题让IPPA的含金量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再者,虽说IPPA是大众摄影比赛中的清流,这只能说明它的价值取向是对抗不健康审美的。眼界放宽,如果你对艺术摄影或者视觉艺术有了解,或是略读过摄影史、当代摄影的朋友都会很容易发现,
IPPA其实只代表了审美光谱中偏通俗大众的一小段
今年,当红人像摄影师林海音获得了建筑类第①名,而几乎不拍的韩松却在几年前获得人物类金奖,而之前真正拍商业建筑摄影很牛且在专业的建筑摄影比赛中获奖的的朋友却坦言自己连荣誉奖都没有进……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比赛的随机性。
©林海音 建筑类一等奖
由于审美光谱的宽度有限,也很容易被人总结出“规律”,如果你拍照的风格或类别与IPPA相差甚远,不在这段光谱内,就很容易被评委忽略。
我们曾经半开玩笑地总结过IPPA的获奖公式:
更有朋友发现,许多人已经摸清楚了评委的喜好,专去一些特定的地方拍照,甚至有人发现不同年份极为相似的照片。——这足以说明评选的随机成分。
所以,不管是否参加IPPA,参加了后是否获奖,或许我们都还要注意这些:
获得IPPA的奖项到以摄影为职业,还有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可能是你在艺术摄影上的整套意识和创作训练的精进,或许是商业摄影细分门类细致而繁复的经验和技能,或许是你经营一个摄影媒体的完整盈利模式等。跨越上面说的局限,也许才能真正借由IPPA获得成长。
-
04
摄影爱好者,应该如何看待IPPA?
IPPA这个比赛太太太太容易给人种草,让人跃跃欲试了。每年公布结果时,摄影圈也同时弥漫着兴奋、焦虑,以及一些不屑……下面是原画册给参加IPPA,关注IPPA的朋友的话:
给取得了一些成绩的盆友
恭喜。那么你大概率是一个拍照视觉感觉还不错,摄影技能也不错,同时有闪光点的小伙伴。开心之余我们也建议你能仔细想想上面说的IPPA的局限,这样也许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也建议可以慢慢让比赛的随机性,变成一个可以稳定的创作能力。用比赛场景来说:就是小概率不小心获得“一等奖”的能力,能变为稳定获得“入围奖”的能力。
在比赛之外来讨论的话:好成绩能证明你在IPPA的审美光谱下还做的不错,如果你想更自由地创作,那么还有很宽的园地;如果你想从事职业摄影,那么还是得将自己的才华沉淀,落地,变成作品、产品。这样IPPA获奖就会在个人成长中成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给没有取得很好成绩的盆友
如果你满怀希望参加比赛,却没有获得名次,甚至荣誉奖都没有,感到有些沮丧,我表示特别理解。因为人都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
可要明白,IPPA是一个无法精确判断摄影水平比赛。入围的不一定比得奖的好,而单项获奖不见得一定比年度获奖差,年度获奖一二三名更不是确切的判断,很多职业摄影师参加未必得奖,很多不得奖的照片也未见的一定不好。想通了这点,你便可以更平静地看待是否获奖和名次。
例如我认为@sheryl沐曦的作品就是需要整体欣赏(《白日梦》),但在IPPA之外的风格;@孔先森爱拍照一些类似于“新地形”的尝试,也不是IPPA喜欢的;@燕子的黑白情绪街头(《稀释》),估计也不是IPPA的典型……太多例子了。有或者你哪怕打开ins,就仅仅看看当红摄影师们的作品,你也会发现,口味差异真的很大。然而他们都有自己领域的价值。
©燕子 《稀释》
如果实在很在意得奖,那么就得尊重它的风格,顺着它的规则,权当学习和探索。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是这个风格,再强扭改变去得奖,就本末倒置了。
给一直无法理解IPPA的盆友
一个是差距,一个是差异。
有可能你的审美、创作、艺术观和IPPA本来就不在一个维度上。这里的维度多指也许你更接近艺术摄影或严肃的摄影创作,或者更接近商业摄影和硬照,它们和IPPA都有差异。韩松算是比较早从IPPA中成长起来的摄影师,前几届能比较稳定地获奖。但是也在近年与IPPA的核心价值认同有了区别,今年也就没有参加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差异”。
当然,IPPA还是需要一定的硬性水平。如果无法理解IPPA获奖作品,也许那么正视差距,见贤思齐会更好。上面说过,IPPA还是确定了一种比较健康的审美,如果你的审美光谱已经保守得连IPPA中很大部分照片都无法理解,你们可能需要找的是差距,而不是差异了。而至于单纯用“器材不专业”来diss整个比赛,或是“在国外的话也能拍”这种带着酸味观点看待IPPA,也许我们并不在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忌讳的是,用“差异”来解释自“差距”——这是讳疾忌医。
原画册如何看待?
其实原画册需要感谢IPPA,***初建立也是因为韩松老师在IPPA中获奖,由于媒体邀约和粉丝需求,而逐渐建立的一个研究摄影美学的平台。但,IPPA获奖不应该成为拍照的原因,更不能成为拍照的终点。
IPPA的价值和局限也在我们五年的运营中逐渐被认识到。因此,我们越来越从艺术摄影获得养料,乃至发展为以摄影为媒介的大众审美教育领域。
我们依然鼓励有兴趣的朋友参加IPPA,如果能获奖,会是一个很甜蜜的奖励,但也希望大家能意识到“IPPA现象”的本质——结合了大众审美觉醒、手机品牌的商业诉求、媒体流量诉求的一次延续十年的狂欢。如果能
抱着学习的态度参与,
清醒看到规则的局限,
意识到摄影还有更广天地
我想会是个比较健康的态度。
-
明年IPPA,你还参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