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买什么相机好?十年前肯定是一边倒地推荐购买单反相机,而现在则更多的人会推荐购买全画幅无反相机。
无反相机现在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相机品类,它的出现是因为原有市场中的单反相机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处于产品升级速度减缓,技术和性能提升有限的阶段;再有就是人们对单反相机的新鲜感逐渐在降低,满眼的单反相机让人们不自觉地寻找新的兴趣点,厂商也在寻找能激发市场活力的新产品;更关键的是,无反相机的无反光板设计、短法兰距带来的卡口特性和转接等先天优势,使其可玩性、成像质量和技术发展空间相比单反相机有了很大提升。
产品更替的潮流势不可挡,当下市场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参与其中的主力也从过去的佳能和尼康单反双雄,转成了具备无反先发优势的索尼、后发优势的佳能和尼康,以及异军突起的富士和松下之间的三方角力。
先发优势在索尼
索尼这个品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家里用的手上戴的,只要是电子产品几乎都能看到它。从发家史来说,索尼以电子科技起家,往前数30年,它跟光学这两个字几乎没有关系,但它却一直紧跟潮流发展。
在数码相机诞生之初,索尼就联合柯达推出了诸多小型数码相机。由于单反相机复杂的机身设计,加之本身的镜头光学技术积累不足,索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真正涉足高端相机市场。不过,索尼在收购了美能达的相机业务之后,获得了大量光学技术资源,自此开始涉足专业影像领域。那时的单反相机领域竞争十分激烈,索尼在保留原有美能达单反相机卡口,兼容其镜头群的前提下,别出心裁地将已经面临淘汰绝境的小型数码相机同单反相机“融合”起来,推出了以“微单”命名的无反相机产品,并凭借NEX系列微单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而后,索尼还在2013年推出全画幅微单A7,并以此为蓝本不断发展无反相机技术,*终在第二代A7系列相机发布两年内获得了专业市场认可;在第三代A7系列相机发布之时,成功地举起了“影像黑科技”的大旗,成为了目前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的相机品牌之一。
索尼的出其不意,创造出了属于无反相机的专业135画幅相机新时代,使得相机不再那么让人难以负担(重量和价格上均是如此),结合索尼在感光元件生产领域的霸主地位、数字影像处理器领域的出色表现以及早已为人熟知的品牌号召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短短的不到十年间就已经使相机领域的维度大大增加,甚至至今仍有人称无反相机为“微单”,由此可见其先发优势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无反相机发展到2018年末,索尼在市场上仍是一枝独秀地存在着,其他品牌不论是佳能、尼康等传统相机品牌,还是一些特立独行的小众品牌,都只能望其项背。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2018年底,尼康和佳能两大影像巨头分别发布了各自的全画幅无反相机及配套系统的若干支无反镜头。这时候无反相机进入了全画幅时代,也正式预示着无反相机将从单反相机手中接过指挥棒,成为相机市场的新主流。
佳能、尼康的后发优势
在无反相机领域,索尼因涉足较早而获得了先发优势,这几年不但市场表现越来越好,更是积攒了相当好的口碑和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但是随着尼康、佳能的加入,无反相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未来索尼是否还能保持其***地位,不确定性又增加了。
目前来看,无反相机市场格局仍是索尼一马当先,还未形成真正的“三足鼎立”格局,但佳能和尼康所具备的后发优势也十分明显,要跟上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在前有索尼,后有富士中画幅无反相机、松下徕卡适马L卡口联盟的状况下,尼康、佳能这样的“百年老店”并不好过。如何从索尼微单相机发展中获得经验,用好“后发优势”,将成为这场追逐竞技的关键。
首先是相机和镜头设计方面的积淀。佳能和尼康可以说是在相机领域意气风发数十载,其积攒的大量光学和影像技术是崛起之根本。它们不论是在相机设计方面,还是镜头设计和镜头群的构建方面都颇有建树,无反相机产品可在其中获益。即便在今天,两家品牌的镜头产品从高到低各个价位的镜头比较齐全,选择也更多。
其次是两个品牌积攒的好口碑和高用户保有量。忠诚的尼康、佳能粉丝很多,他们已经习惯了相机的操控系统和操控方式,以至于这些用惯了尼康和佳能的任何一个品牌的老用户,在刚接触索尼无反相机时可能都会说它的操作模式和系统菜单设计是“反人类”的,更会诟病无反相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即便面临来势汹汹的全画幅无反相机,许多佳能和尼康的老用户都仍在观望,期待着佳能和尼康的全画幅无反相机有更好的表现,期待着能将现有单反相机系统中的大量镜头也能完全兼容全新的全画幅无反相机系统。
第三是尼康、佳能的技术储备。对比索尼、佳能和尼康三家的“科技树”就不难发现,索尼在单反、单电相机系统上浅尝辄止,迅速转向“无反相机专精”一脉,率先点开了全画幅无反相机科技,并越走越远,然后在机身技术获得成功后,才全面转向“镜头光学专精”一脉,直至2017年才开始逐步加快高质量和专业镜头产品的推出速度。而佳能和尼康则是在单反相机和镜头光学技术上走了很久,尤其是在镜头光学技术上早已拥有大量实践经验和储备,再加上其从观察索尼全画幅无反相机发展历程中所得经验,要迅速为“无反相机专精”一脉迅速跟上也不会太难,*起码能少走很多弯路。不过,有所得必有所失,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有索尼的经验教训,这是后发的优势,但市场就这么大,消费能力就那么多,如何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还需要更高效率的转化能力。目前看来,佳能和尼康还需要更好的产品才能真正支撑得住,而且容错率非常低。
松下与富士是不可忽视的“小众”力量
说完了索尼、佳能和尼康这三个“巨头”,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直处在小圈子里的富士和松下。富士可谓是一股清流,在135mm画幅无反相机领域,它将重心放在了APS-C画幅,而非全画幅;在更大画幅领域,它选择了同样为“半幅”产品的4433格式中画幅无反相机作为与135mm全画幅无反相机比拼的重点。而松下作为L卡口联盟的代表,率先推出了基于L卡口的全画幅无反相机,并以视频功能和镜头规格上寻找突破口,力求迅速占据市场,展露出走出“小众”圈子的决心。
先说富士,在胶片时代它与柯达各自雄霸一方,更可堪称为业内标杆,具备对胶片色彩的控制以及几十年的成像技术和经验积累。虽然在单反相机的竞争中逐渐被拉开了差距,但它也拥有S3这样一代影楼神机的开发经验,且其富士龙镜头至今仍是高成像质量的代表之一。
在无反相机时代,富士涉足的也很早,拥有较完整的技术研发和系统构建体系,其X系列经历了几代的更新,不论是镜头还是机身都已获得业界和市场认可,在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性能的APS-C画幅产品中拥有相当好的口碑,也有稳固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更关键的是,富士还拥有大量的中画幅胶片、成像、镜头和机身技术,也是*早推出4433规格中画幅无反相机的两个品牌之一。
从规格上,4433中画幅相比135mm全画幅有着***的尺寸优势,成像质量上也因此得益而获得***,而富士还拥有中画幅胶片相机和135画幅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的开发、生产经验,能结合中画幅影像传感器和135画幅相机的操控方式,生产出GFX系列这样一款高成像质量兼顾单反操控习惯的产品,不得不说是一着秒棋。更可怕的是,从GFX系列机身的发展来看,富士不但在成像质量和功能上不断升级,还在自动对焦系统、处理器上不断升级,***的GFX 100中画幅无反相机就是这样一个实证。
在过去的135画幅无反相机领域,执着于M4/3规格的松下和奥林巴斯总是一并被提起的“小众品牌”,那是因为它们的无反相机在照相用户市场的认可度较低,却在专业视频拍摄领域有极高的认可度。但现在,两个曾经的M4/3规格“小伙伴”已分道扬镳。2018年,松下加入L卡口联盟,产品几乎在一夜之间全面转向了全画幅无反相机系统。
松下推出的全画幅无反相机产品着重强调了其高规格(机身和镜头均是如此),并有徕卡和适马镜头为其背书,它还完整地继承了原来在M4/3系统产品上所获得的视频领域优势,拥有能与专业影视行业无缝衔接的视频规格和拍摄功能。如此来势汹汹,在这个视频拍摄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视频内容需求量暴增的高速网络时代里,松下的发展思路是符合潮流的,也是一股未来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在这场全画幅无反相机的竞争中,主要参与角力的三方。其中,佳能和尼康、L卡口联盟和富士,虽然不是“同盟”,但所处位置和面临的处境都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