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迪·舍曼发布在 Instagram 上的自拍。
互联网对摄影的改变应该分为优缺两部分,我并不太赞同目前对互联网一边倒的盛赞。的确,互联网加快了摄影作品的传播速度,但这种便捷性也让图片生产与消亡的过程加快了。图片过于短暂的生命周期对摄影而言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摄影人被迫要不断学习,更新固有的知识跟上这个时代;而弊端则是摄影过程中那些重要的形式感缺失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挑选照片的过程不再谨慎。
2. 输出照片为实物的环节消失了。
3.照片的纪念属性消失了。
4.观看照片的凝视感消失了。
这四点对于照片呈现与传播都有致命的影响。现在拍摄一张照片太过于容易,每天光手机就能制造大量的照片,没有人会去认真挑选照片。而胶片时代一卷36 张的数量限定了我们乱按快门的野心,每一张底片都弥足珍贵,因此都需要冲洗出来认真观看。一本家庭相册可以是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到访的社交环节,大家一起观看过去的照片,追忆美好的时光,照片的纪念属性在观看中得到了体现。而现在互联网时代你还看照片吗?虽然你每天都在看图,但那些真正对你而言重要的纪念照你可能根本不会去看了。“凝视”是摄影观看非常重要的特质,是摄影观看*为重要的形式感之一,它更像是信仰,面对一张照片你应该是尊重的。
怎么去除弊端,更大化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呢?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初学者都具有下面四点不良习惯:
1. 对拍摄过的照片不进行基本的整理和删选,往电脑上拷贝完就任务完成,再也不会对作品多看一眼。
2. 只挑选一遍照片就定了终稿。
3.将没有选上的照片全部删除,不做备份。
4.没有个人的摄影网站,作品分布在各大社交平台,东一处西一处。
第1 点是*可怕的,完全把摄影当成了体育锻炼,这种行为意味着摄影系统只发展到第二个环节拍摄就结束了。好比一个胎儿到3 个月大的时候就停止生长一样。作为初学者要对自己的作品保有尊重和期待,才能促进摄影水平的提高。
其次,把照片拷贝到电脑中只挑选一次可是不够的。对一张照片的理解会随着你摄影水平的提高有所改变,很可能之前觉得很好的照片没几天你会觉得其实很一般。你应该反复多次观看自己的作品,专业的挑选方案是把照片都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每天看一遍,每天试着去掉几张,那些***留在墙上的照片可能才是***的作品。正因为只观看一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你不能随意就把挑剩下的照片全部删掉,还是要谨慎一点,为之后的多次观看留下备选的可能。
互联网时代的影像社交平台非常多,但往往更新换代也很频繁。你不能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押宝在这种不确定性上,就算平台寿命不存在问题,但你的维护精力也是有限的。今年用这个平台,明年又换到另外一家,这会导致你的作品非常分散,会给人一种创作不恒定的非专业感。在互联网时代摄影师呈现作品的***方式还是个人网站,个人网站对于自己品牌的建立和塑造是非常有益的。现在做一个个人网站成本很低,大部分都是自带模板,你只需要每年购置几百元的域名费就好。
2015 年理查德·普林斯擅自使用未经 Instagram 用户授权的自拍相进行创作,并招致了一桩目前仍然进行的官司的行为更将关于这一全新艺术创作媒介的讨论推向更深层。图为该系列“新肖像”展览现场,来源:Stuart Burford 高古轩画廊
当然也不能过分悲观地去定义互联网时代,摄影如果不是借助于互联网,可能只是小众精英们的特殊权利,但我固执地认为摄影始终具有物性的特质——你需要借助于实体的器材去拍照,手拿着相机你才感受到那种人机结合的快乐;你需要将相机对准他人,借助这个方盒子搭载起自己与他人对话的可能;你需要去看一张实体的照片,无论是画册还是展览,这种观赏体验都是一次情欲的唤起,这是电脑屏幕上看电子照片所不能比拟的。这些特性使得摄影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实在的存在感才是很多人喜欢摄影的原因。
发挥出摄影的礼物属性吧,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摄影。我想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千万别做一个自私的拍摄者,把你的摄影作品传播出去影响更多的人吧,何况,这种朴素的动机并不需要多么高昂的摄影器材或者高超的摄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