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开是个***话题,大家似乎都察觉到市场会迎来一个小爆发,都想蹭红利。导致儿童摄影产能过剩,人是增多了,但技术没什么长进,你们这七八家店,之所以是同类型,是因为做的东西都一样。
你自己也清楚同类型的店,只能拼获客能力。但是这几年线**量过了红利期,流量越来越贵。所以,我建议你不要拼流量,还是打差异化变成不一样的。
我相信你们这八家店应该都是以棚拍为主,心思肯定都放在了衣服、背景和发卡上面了,拍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
图片来源于黑光网,作者陈玉
要知道,儿童摄影是持续性消费,复购率很高,拍摄这一组的时候肯定看了你全部的道具模版。如果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产品,下次再拍摄的时候,顾客很可能就去别人家了,虽然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做摄影,要先弄明白父母给孩子拍照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就两点:纯晒,成长记录。
纯晒就是告诉别人:我有孩子,而且还很好看。那你就在脑洞上、在修图上下功夫。这种模式要靠不断推出新模版来吸引客户,但拍了几套之后客户也会觉得没意思了。因为视觉疲劳,朋友圈也没人给他们点赞了。
所以,你主要是抓客户的成长记录需求。主要做的就是外出游玩的时候,负责抓拍精彩瞬间,把孩子*天真的一面表现出来,这也符合八零后九零后的生活轻时尚审美。避免同类型竞争,私人订制听起来也很**,价格也高。
图片来源于黑光网,作者陈玉
如果想获取线**量的话,大众、美团的流量都很大。垂直一些的就是孕婴、早教之类的论坛、贴吧。转化成订单的前提就是要跟论坛里的人混熟,这就需要花一些人工和时间成本。
其实,你*好的宣传就是你的顾客。他们买个电视可能不会发朋友圈,买个LV包也不会发朋友圈,但是给孩子拍了照片,一定会发朋友圈的。还会和其他妈妈聊天时主动拿出照片分享,所以他们就是你*好的流量出口。
之前说的口碑获客有上限,就是因为你的想象力没能超出妈妈们的想象力。没能给妈妈们一个“这是怎么拍的,我也要拍”的预期感。
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底层逻辑,在知道妈妈们要的是纯晒和成长记录后。就根据需求再找你的方向。
品牌的生存之道就是差异化,不管你是品类差异还是服务差异,尝试跳出大众的模式。当然,不管做什么行业,都要在自己的产品上深耕,拿出推陈出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