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造型/姜洋 摄影/肖宇 后期/行阳
造型师:姜洋
中国化妆造型***十佳
北京黑光教育技术总监
第二届健康美业形象设计大赛特约评委
这组片子刚拍摄完一周,
我就迫不及待地放下手头工作,
把它给整理了出来。
每一次拍摄都在想,
我还能超越自己多少。
这一次,我觉得我突破了!
摄影师:肖宇
黑光教育主讲讲师
国家**摄影师
新锐时尚摄影师
曾与国内众多一线媒体合作
有着多次拍摄国内一线艺人的经验
拍摄时采用外景内搭的形式,选择持续光电影灯作为主光,自然光为环境光拍摄。为了方便后期的排版设计,拍摄了一些空景。
我觉得摄影的单片语言较为单一,只有景、人、物三者结合,才能更多地展现摄影师的拍摄想法。
这一组画面的颜色是低饱和度和低对比度,色彩感并不突出,但你会发现人物与背景间也会有小的对比,我想通过这些细微的影调表达人物的情绪。
后期师:行阳
黑光教育数码后期部主讲教师
2008年入行做摄影后期
担任多家影楼主管总监
在调整时主要以淡彩和高质感体现为主。拍摄采用的背景扎染布,在强调质感时会使画面发暗显脏,使用双曲或中灰修饰背景不匀的部分。
黑人模特的肤色与亚洲人肤色差异较大,因此选择了偏低彩的暗红色调,与背景的淡蓝色调产生冷暖对色。
问:这组作品,对你来说,*大的突破是什么?
姜洋:*大的突破就是观念!对于化妆语言的表达和美的全新认识。这一组作品,无论是形式上,还是风格上,都不同于我往常的作品。在妆容设计和手法上,都做了很大的突破。创作的过程,让我意识到,化妆语言不只是一种,它是丰富多样的,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而美,同样如此,它也可以分为很多方式去体现。这组作品对我来说,并非是一种化妆技巧的掌握、提升和突破,而是思想观念上的突破。
问:你觉得这组片的美在何处?
姜洋:它颠覆了大众化的审美标准。以前看照片,尤其是彩妆片,创作者包括我自己,会尽技法之能事,通过手法运用、技能的体现、颜色来表现,而这一次,着重放大人物本身的特点,以黑白灰色为主要基调,直接舍弃了彩色妆品的运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突出主体,让人物更加真实。
问:作为彩妆造型师,不用有彩色上妆,别扭吗?
姜洋:避开了所有的鲜色和流行色的运用,也是对自己提出的一次挑战和突破吧。
因为每个人看到彩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次直接摒弃了色彩的干扰,但也没有拍摄或是刻意调成黑白片,就是直白的画面呈现,是对美全新的认知和尝试。
问:模特也是特意挑选的吗?
姜洋:是的,特意选择黑肤色模特。
问:*终的成片与创作之初的设想一致吗?
姜洋:创做之前推翻了很多方案,因为我和摄影师感觉有的东西并不是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再的舍弃和删减,*终确定下来就是现在这样。整体黑白灰调,不过多渲染有彩色、饰品、以及道具。甚至于摄影棚的地面,摄影师也铺上了一层沙土,遮盖了地板的纹理。推翻了闪光灯的使用,全自然光拍摄。
问:全白色的服装也是一开始就设定好了的吗?
姜洋:并不是,这些服装是我们无数次尝试搭配出来的。我们其实找来了很多黑白灰色服装,*终搭配出了图中的效果。当时挑选服装的基本原则是,简洁但不简单,需要有精良的细节设计。这些服装的细节很多,有蕾丝面料,镂空纹理,喇叭袖,流苏装饰,服装本身的层次就很丰富,这也**避免了画面的单调感。
问:谈谈你的造型设计。
姜洋:整体造型有意弱化了有彩色的运用,所以色彩表现并不突出,但打底上妆都做得很精致,步骤一个都不少的。腮红没有上色,但唇部使用了金属色,或是覆上一层金箔。金箔在身体部位也有运用,它与模特的黑色皮肤搭配,会比较跳跃,形成亮点。
发型上没有做过多的设计,是以包发的方式来突出整体的造型感。纱布和棉线是主要造型饰物,我用它们来勾勒轮廓和塑型。这两个我们平日里*常见却往往视而不见的小物品,在这组创作时发挥了大作用。
问:创作这组片使你对美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姜洋: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我个人认为,美,它有时候是有标准的,有的时候又没有标准。更多时候,它的标准是受到环境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创造美、呈现美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但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种多样性受到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受到了一些流行因素的引导,变得被动,变得趋同。美应该是无形的和个性化的,如果再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那么 美出天际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