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切、色阶、色彩饱和度……这些专业的摄影知识与处理技术术语,对不少80、90后来说,理解起来都有点困难,而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的退休老人王恭丽却了如指掌。今年81岁的王恭丽,自从退休后就开始走山访水,记录祖国风光,并多年如一日地为江宁区多个协会组织提供免费拍照服务,还自学图片编辑处理技术,记录百姓幸福瞬间,传递邻里笑容。今年3月东山街道外港社区成立幸福照相馆,邀请王恭丽出任馆长。
购买相机走遍全国作品屡获奖
1992年,在教师岗位上奉献了一辈子的王恭丽退休回了家。子女担心她没法适应退休生活,便鼓励她外出游玩。正是一次次的外出游玩,让她走上了摄影道路,开始用相机记录祖国风光。
王恭丽回忆说,起初她不会拍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请别人帮忙留影,总觉得很不方便,“我要学摄影,这样我就可以随时记录祖国的美丽风景了。”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王恭丽却很认真。于是,王恭丽通过购买阅读摄影书籍、上网查找相关教学视频,渐渐摸清了照相机的原理,也能简单地拍摄几张照片,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为提高摄影水平,王恭丽特意报了区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摄影技术,并经常向摄影前辈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便能熟练使用照相机,拍照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峭壁、沙洲、水乡……王恭丽背着她的照相机,从江宁走向全国,先后探访了台湾、新疆、内蒙古、四川、贵州、安徽等地的美丽乡村,记录下祖国众多美丽的风景。在省老年协会组织的建国60周年摄影纪念活动上,王恭丽拍摄的《沙洲掠影》获得了***奖。
自学手机图片处理技术,成修图达人
全能相机、最美证件照、画中画相机、Photoshop……打开王恭丽的手机,十几种图片处理软件立刻映入眼帘,其中有些图片处理软件,记者也是第一次接触。记者不禁好奇,一位八旬老人,是如何玩转各种新奇的图片编辑APP的呢?
原来,1999年,在老年大学学习的王恭丽被学校聘用,参与教学管理。那时老年大学经常组织活动,需要一名摄影工作人员,懂得一些摄影知识的王恭丽主动接下了这个活。随后几年,江宁区退休教师协会、区京剧票友会以及东山诗社举办活动都会邀请王恭丽前去拍照。“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很多需要刊登在报纸上,但有时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照片的色彩不太鲜艳,影响刊登效果,所以我就想学点图片处理技术,让拍摄的照片更漂亮。”王恭丽说,起初,她对这些图片处理软件也是一窍不通,刚学时还总记不住快捷键,对什么是高反差、怎样调节照片饱和度等更是一问三不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肯学,一定能学会的。”王恭丽这样告诉自己。她首先找来相关书籍,将图片处理时用到的快捷键用笔抄写下来,带在身上,利用空闲时间背诵,等快捷键记熟后,再上电脑进行操作,“一遍记不住,我就从头再操作一遍,最多的一回,我练习了近20遍。”每接触一个新的图片处理软件,她都要比别人付出多倍努力。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她学习了十多种图片处理软件,渐渐成了周边居民熟知的技术达人。
“幸福照相馆”里传递幸福笑容
“来来来,我们三个同龄的姐妹一起照个相!”“我给我的老母亲预约拍个照!”“我和我老伴拍张合影!”……在东山街道外港社区“幸福照相馆”里,每天前来拍照的居民络绎不绝,而为居民提供免费拍照服务的正是王恭丽。
去年年底,外港社区组织了一场“寻找一百个微笑”的主题活动,王恭丽应邀前来拍照。在参与活动时,王恭丽产生了为社区每位百姓记录幸福瞬间、传递社区居民笑容的想法,而此时外港社区也正在筹划为社区居民拍摄集体幸福笑脸照的活动,双方可谓不谋而和。经过前期筹划,决定由社区提供活动地点,组织相关人员,王恭丽提供拍照服务。就这样,为社区百姓提供全家福、金婚照(银婚照)、个人风采照服务的“幸福照相馆”于今年年初成立了,王恭丽则成了照相馆的“馆长”。
如今,王恭丽每天除了拍摄自己的照片,还要处理很多协会、居民传来的照片,接待前来拍照的居民。对有些不方便出门的居民,王恭丽还自掏腰包将照片洗好送到居民家中,用自己的力量传递着社区里的幸福笑容。
照相馆走进央视镜头
去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摄制组在江宁录制节目时,被王恭丽的事迹打动,临时追加了内容,因此王恭丽和“幸福照相馆”也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
据介绍,去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摄制组来到江宁,围绕江宁美丽乡村、创新创业、城市管理等特色主题进行专题拍摄,用镜头聚焦美丽江宁建设中的精彩故事。听说王恭丽和“幸福照相馆”用镜头传递和谐邻里情的故事后,央视摄制组非常感动,于是在原有拍摄计划的基础上,又追加了一期拍摄内容。从此,王恭丽和“幸福照相馆”名扬大江南北。
“我是社区的一员,能为社区做贡献,是我这个80岁老人应尽的义务。”作为拍摄主人公之一,幸福照相馆“馆长”王恭丽与5位志同道合的摄影志愿者一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社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央视摄制组一名负责人说:“一张张照片映射出时代的变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普通百姓的真实故事,反映城市面貌的更新,管理制度的变革,以及老百姓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