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风尚的经典设计
大型实景影棚的建设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改变,在那一时期帮助很多大店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时很多位于地区排名前列的大型影楼正是以实景影棚作为契机,借此拉开与第二或第三名之间的距离。“上海唯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除了服务、拍摄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实景大棚对他们的影响不可小视。从金文子的韩式实景到小雅风尚、摩玛兄弟的样板棚,再到战略外景的内外景综合摄影基地,始终处于行业潮流之先的实景影棚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自此之后,大型实景影棚已然成为影楼经营者占领市场的重要项目。
大型实景影棚的优势作用:
制作大型实景影棚对建筑、技术、资金及拍摄量的要求较高,必然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硬件门槛,客观上使大量中小竞争对手难以企及。
实景拍摄的客户体验好,那时都说实景影棚是接单利器,此话不虚。能够把客户请进门,参观这种规模的实景空间其心理感受十分震撼,很有说服力。
从拍摄上来说,实景改变了背景型静态拍摄的种种习惯,无论在用光、取景、构图、人物调动及拍摄理念与商业流程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变革。特别是意境、自然、光影、空间等概念,在内景拍摄中得以强化。
谈到较早摆脱自给自足模式的实景基地,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北京诺丁山,当时他们请了韩国的全成尚老师做整体规划,打造了一个对外开放式的综合摄影基地。在2008-2009年间,其他地区也陆续有一些基地项目开始上马,比如深圳玫瑰海岸、东莞龙凤山庄等都做得比较成功。到了2011年前后,全国各地的摄影基地已经可以算是遍地开花了。
诺丁山婚纱电影片场样片
这个从自用向开放的转变过程是很自然的。虽然此前实景影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站在当时的立场来看,大部分人还是抱持着一种犹豫的态度。事实上,确实只有各地区最有实力的影楼才负担得起,而上马的影楼基本都是自用,很少向外拓展业务,完全以自家的客户量来消化这样大体量的实景影棚不能不说是资金和运营上的巨大压力。毕竟大部分地区存在淡旺季的差异,一个完全自用的大型实景影棚很难达到***利用率。而做一个大棚,投资少则一两百万,多则四五百万,要租厂房,房租、装修、人力、水电、管理方方面面都要投入,进一步增加了运营和流程的困难。当时整个行业几乎都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状态,正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基地”概念脱颖而出。
应该说,基地这一商机真正是由行业外的人推动起来的。究其原因,中小影楼有需求,但没有资金实力,而大影楼则局限于自身的利益,不愿放开这块市场。他们的着眼点始终围绕着:如果放开实景,会不会弱化“独家”优势,会不会导致竞争对手和大量中小影楼的追击等等。这个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挣扎和纠结,直到由行业外人士投资建设实景基地,成功打破这一僵局。
近几年各类大型摄影基地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而且呈现出占地面积与投资越来越大的趋势,在这个以创新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行业,这种现象已经充分体现了影楼、工作室乃至拍摄婚照的新人对这种服务形式的极大认可和寄予了越来越多的期望。
明确基地概念
以现在的理念来看,基地应该是开放型的,能够为周围300公里内各类型影楼提供拍摄场地、场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综合性摄影服务场所。现在的基地已经远远不止实景这一内容,首先是内外景的综合设计与交叉运用,这是出于服务目的的综合要求。
运营模式上的核心特点
将系统的专业化服务集聚起来,强调基地的功能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规划。确定基地的主导产业后将运营形成产业链,包括婚庆、餐饮、娱乐、旅游、产品销售等行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创造区域竞争优势,完善区域间分工,从而获得稳定、持续的产业收入。基于这一特点,甚至催生出了专业的基地管理运营团队,比如我们的战略团队就是其中**。
摄影基地发展形态梳理:
一代 资源型基地。代表是玫瑰海岸,在一个相对好的时间点拿到较好的资源,成功开发利用。
二代 门店型基地。在一代的基础上,拿到更多投资,建设更多景观,经营模式上主要是影楼加盟或购买门票的方式。
三代 综合型基地。平均每天1000人(一组5人),这个大数量的人本身就是巨大的商机,各种综合的产业链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经营,特别是结婚产业相关内容的整合与进驻是这一思路的前景。
规模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现在的基地规模都很大,内景影棚往往在3000-5000平米,再加上各类细分的功能区。至于可利用的特色外景部分则主要有两种模式,即主题型和花海型。
主题型 多采用复制知名建筑模式,搭载于主题公园或主题地产之上,借力其风格建筑的优势。比如广东惠州的哈施塔特摄影基地就是搭载于地产项目之上,无论从投资回报还是操作使用各方面来看都较为成功,这也是我们实际参与的项目之一。而像浙江的横店影视城婚纱摄影基地也是非常好的典型代表。
花海型 多采用特色花卉种植模式,充分利用花元素达成外景拍摄需求,同时在花海中搭建一个大型实景影棚相互补充。比如日照的花仙子摄影基地。
做外景不是做“景”而是元素,这个思路我们应该理顺。比如花海模式之所以在这几年被充分认可,正在于花作为元素是极为贴切的户外自然景观,并且可以周而复始地利用。又大又傻且没有文化内涵的“景”是很容易被淘汰掉的,仅仅依靠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很快就会过时。
风格前景展望
借鉴电影布景的实景影棚可能会领导未来潮流。一方面从景观设计和舞美制作上更为精细和专业;另一方面则在于借鉴其思路,才能逐步达成更具内涵的景观潮流。想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从从研发层面上去改变。毕竟影楼行业本身不具备做景的能力,大多时候还是要依赖于各种专业置景公司,而作为有行业责任感及前瞻性的实景创作者更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保持创新意识。
举个案例,战略外景最近正在研发梦幻系列,与电影制片厂的布景师及舞美工作人员合作,做出来的景效果非常之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这种大胆创新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东西,事实上这几年的内景实景开发已经进入相对疲软的阶段,往往只是景观体量更大,花草更多,大窗户小窗户堆积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
大摄汇影像基地